却说伯牯成长,雄志与见识兼备。于赦闻其言而观其行,心中尤未欢喜。然而远见虽有,如今行事怎样却还是眼前要面临的大事。于赦语气谦逊,以此而问。伯牯看出,于赦并非心中无策,只是有意考评自己的意思而已。</p>
他心中了然,长长松了口气。随即也当着于赦的面,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p>
“如今天下行事,迫使我国必有自己的做法。我境位于南方,而苏牧已向三王妥协。但以如今来书而言,苏牧的面子我们还是要给的。毕竟他的封邑地处东面,与三王之地与昔日之古国由此接壤。我国地处于西,但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无疑和苏牧没有利益冲突。因此借助此事和他互通有无、以此结为盟友,无疑该是我们元国最该做的事情。”</p>
伯牯由此论道,深得于赦之心。</p>
见于赦点头赞许而不言,伯牯随即将自己没有说完的话说了下去。</p>
“如今我朝想要结交苏牧,顺应他的想法只是其中之一。既为顺应,所以此番我们更加不能够对三王用兵。尽管三王刚刚攻取了夏朝南方的中部地带,实力还没有大幅度地提升。但以苏牧的决策而言,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向三王靠拢了。我们一来为了拉拢苏牧为盟友,二来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做一周全般的考虑。如果我们此时攻取三王,便无疑与苏牧及三王的立场对立。若只应对三王,以我们元国的实力那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苏牧因为惶恐被三王拉拢,因此与我们为敌,局势无疑会对我们不利。故而以我之见,三王之地不可取。此事关乎立场与格局,如今尤为重要。”</p>
于赦点头,问道:“现今形势,南方便如大王适才所言。大王分析尽管无误,但三王毕竟居于南方中部。我国此番对他们放任自流,大王便不怕日后他们会因此做大吗?”</p>
伯牯笑道:“三王所以结盟,只是迫于形势。此等同心同德,只怕不能久持。我说缓图,并非不图。如今我国碍于形势,若与三王为敌,三王必然团结并联合苏牧攻对我朝。若我国对他暂且息兵,一旦事态稳便,届时不用我国动手,三王必然自起争端。届时在对他们用武,岂不事半功倍吗?”</p>
于赦点头,又问道:“决策虽然如此,莫非我国此番便不予动作了吗?”</p>
伯牯摇头,回应:“南方局势,我朝居于西部南夷。三王之地与我国接壤,位处南方中部。苏牧居于东,与三王所辖新得之地相连,外加最东面便是古国。格局如此,而我三家此时也都各有忙碌。三王方得吴侩、南邵之地,此番力求自安发展。苏牧信中来意讲得清楚,此番兵锋所向已往收复古国而去。两国均有所依,却皆意在自强。而我元国,无疑也当有属于我们自己要做的大事。”</p>
于赦闻听伯牯所言,心中大底已经知晓了伯牯的大计。然而为求稳妥,他还是佯装不知的做出了询问,而面对他的询问,伯牯也没有丝毫的避讳。他命侍从取来地图,以此指点。</p>
“如今我国既打三王不成,自强便只有向西发展一条道路。此番与我国西部距离最近并且相连的就是宜宾之地,而宜宾之地则是曾经夏国旧臣璋滁的封邑所在。”</p>
“大王的意思,是要攻取宜宾?”</p>
“不是攻取宜宾,而是拿下南部位于西面的整个疆域。”对于于赦的见解,伯牯做出了纠正:“如今的天下格局,狼族居于漠北以自拓。中原北部仍旧还是大夏疆土,只因幽毖遭遇三王重创故而不得不取修养之道。这两方面短期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无疑就是我们所地处的南面中原。如今局势,三分格局基本已成。其中三王占据南方中部,而古地此番必在苏牧的强攻之下尽数被他收入囊中。而南部的西面诸国,无疑要由我国完全收入掌中。此为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必须要执行战略的大计。而想要实现这份战略大计,攻取宜宾便势在必行。它距离我们元国最近,同时也是阻挡我国西进的必经之处。所以以我之所见,我国欲在南部称霸实现所谓的三分大计,便要率先拿下宜宾才能算是迈出重要的第一步啊。”</p>
伯牯一番言论,可谓金石之言。于赦大喜,不禁鼓掌为他喝彩。他看着伯牯连连点头,目光中的欣慰甚至到了快要感动落泪般的地步。</p>
“大王虽然年少,胸中果有雄才。老臣不才,此番愿为大王心中鸿志讨令挂帅。一举扫平南部以西所有诸国,以此助我大元未来的千秋霸业并且奉献老臣的绵薄之力。”</p>
闻听于赦请令,伯牯心中大惊。</p>
“大长老身体有恙,岂可再行军旅劳顿?现我国中人才济济,此番西征只需一将即可,大长老又何必亲劳车驾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