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多作坊安置伤兵怎么办,扩大作坊的数量?那显然不可取。</p>
作坊能开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能够盈利,如果不盈利单凭国家的财政补贴,不仅作坊坚持不了多久,说不定连国家都会被拖垮。</p>
更何况是个人都知道,一个健康的人比一个不健康的人,能干的活更多。</p>
后者两三个人甚至四五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在同样的时间内,前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作坊的管理者为了利润会选择谁显而易见。</p>
基于以上原因,想利用作坊收纳伤兵的想法在大夏很难实现。</p>
不过那些对于大夏人来说很难的事情,对于姜团来说却不是特别困难。</p>
大夏不能盲目的扩大作坊的数量和规模,是因为觉得盈利困难,可这事对他来说应该不难。</p>
他要建不是那些大夏那些传统的作坊,而是可以生产毛线、毛衣、茶叶、纯盐、瓷器、玻璃等各种目前大夏没有得东西的作坊。</p>
当然等那些作坊建起来就不能叫作坊了,应该算是古代版的工厂。</p>
那么多工厂要是建起来最需要什么?肯定是工人。</p>
之前姜团跟姜启商讨羊毛产品时,觉得可以让女子出来干活,既然女子都能干活了,再多一些伤兵也不算离谱。</p>
而且出于对现代自己国家士兵的滤镜、出于对姜启和宗政亮治军的信任,他觉得进了工厂的士兵会比一般的百姓更好管理,令行禁止肯定没有问题。</p>
作坊能生产那些稀罕的东西,再加上一定力度的宣传,姜团觉得在盈利方面应该不必担心,他就不信会有人会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p>
就算有,他不是还有系统吗,大家集思广益,总能制造出来更多、更好的东西。</p>
到时候那些东西往大夏各处或是其他国家一买,简直是一举数得。</p>
首先,工厂可以创造就业岗位,让百姓和伤兵受益。</p>
其次,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往大夏和各个国家,既可以改善大夏百姓的生活,加深大夏与各国的联系,还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p>
最后,国家收入增加了,就能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军队当中,从而维护国家的稳定。</p>
姜团的一顿解说,让在场所有人很快就从沮丧和质疑中走出来,剩下的全是兴奋。</p>
姜怀等人是不知道玻璃、瓷器是什么,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姜团的想法充满信心,毕竟火药这样逆天的东西都做出来了,其他的东西一定没有问题。</p>
又说了一会儿,姜怀见姜团面露疲色,便主动结束了这次的讨论。</p>
事情太重大、太多、太杂,不是他们在这里几句话可以决定的,一切还要回到都城和父皇禀报过后,才能做最后的决断。</p>
姜团离开议事厅,打算回去吃点东西再睡一会儿。每次和这群聪明人商议事情,都让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快被掏空。</p>
他就不明白了,大家同样长了长了一个脑袋,为什么别人能轻易想到那么多东西,而他绞尽脑汁或许都想不出来?</p>
而且他所说的那些东西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看到正确答案,照抄的。</p>
关键是他抄的很不全面,一不小心就丢了这个忘了那个,还需要别人查漏补缺。</p>
难道说他脑子的褶皱比别人少,才显得如此拉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