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京中还是有不少官员的。</p>
要么是品级不够高,家世不够显赫,圣驾出巡,他们没资格或没条件跟随;</p>
要么就是被奸佞(也就是姚国舅)陷害,被皇帝下旨留守京城。</p>
还有一部分是世家的子弟们。</p>
世家能够绵延上千年,改朝换代,他们却能屹立不倒,就是靠着“多方下注”。</p>
他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p>
族人、兄弟、甚至是父子,都有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阵营。</p>
如此,不管哪一方势力得胜,他们的家族都有人位居高位,他们的家族也能一直富贵!</p>
同一个家族里,家主、嫡长一脉,跟着元安帝这个正统一起出巡。</p>
次子、庶子等,则留守京城,转投阿史那氏门下。</p>
进可攻、退可守,家族就能立于不败之地。</p>
细细算来,朝堂上文武百官,京中诸多世家,真正跟随圣驾的也就会有三分之一。</p>
京中留守的,反倒是大多数。</p>
而这些人,在沈继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后,纷纷站出来支持他登基。</p>
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组建了“新朝廷”,三省六部的主官,也都重新铨选、任命,一应文书等,便由新组建的尚书省发出来,公告天下!</p>
被驾崩的元安帝,被替代的三省六部主官,他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盛朝就是实现了“新旧更替”!</p>
“竖子!竖子!”</p>
“朕就知道他狼子野心,一身反骨!”</p>
“他居然敢咒朕!他居然敢谋逆!”</p>
元安帝还在咬牙切齿地怒骂着。</p>
这种事儿,真的不能怪元安帝生气。</p>
任谁活得好好的,却被人说成死了,还直接霸占了一切,都会恼恨。</p>
尤其是这种事儿,很容易“弄假成真”。</p>
一个离开皇宫的皇帝,又弄丢了宝物,还是皇帝吗?</p>
更不用说,皇宫里还有个名正言顺的继任者。</p>
一个弄不好,元安帝还真就成了死人。</p>
“陛下,或许不是沈继的主意,而是阿史那氏的阴谋!”</p>
高忠良趴在地上,原本不敢开口。</p>
但他到底是元安帝的心腹,不忍心见自家陛下如此愤怒。</p>
气伤肝、怒攻心啊。</p>
陛下不年轻了,万一控制不住情绪,再有个万一——</p>
高忠良绞尽脑汁,努力思索,小心翼翼的开口劝道:“陛下身边有精兵护卫,阿史那狗贼拼命追赶,也并不能如愿。”</p>
“情急之下,或许他就想出了这样欺骗天下的诡计。”</p>
元安帝停止了怒骂,转过头,死死地盯着高忠良:“是这样吗?只是阿史那氏的诡计?”</p>
高忠良赶忙点头,“定是诡计,且还是一戳即破、见不得光的鬼魅伎俩!”</p>
“陛下乃天子,天命所授,身边还有崔相等一众贤臣良将拥护,阿史那氏的阴谋定不会得逞!”</p>
元安帝想了想,竟觉得有些道理。</p>
而且,就算这事儿不是阿史那氏的阴谋,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p>
有了新君,阿史那雄谋逆的对象就不再是他元安,兴许那些叛军就不会死死追着他。</p>
只等他到了蜀京,就能重新竖起元安帝的龙旗。</p>
他才是天下正统,才是大盛朝的皇帝。</p>
只要从叛军的追杀下逃出生天,他就能重新拿回自己的皇宫!</p>
……</p>
“竖子!尔敢!”</p>
元安帝暴跳如雷,一路追杀圣驾的阿史那雄又何尝不是怒火攻心?</p>
自己前脚刚出了京城,京城就被别人捡了便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