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家的车马有了着落,不但他和马玉芝高兴,秋丫父母和忠厚两口子因为直接参与了这件事,也有很大的成就感。</p>
尤其忠厚媳妇,先刚还有些不情愿,差点憋出内伤,见木已成舟,自家又没吃什么亏,马上叽叽呱呱的比任何人都活跃,给人感觉倒像她家的儿马子白送的一样。</p>
随后大家说说笑笑的走出王林家,各自回去穿戴整齐。</p>
虽说到街里看灯的时候天肯定已经黑了,根本看不出新旧,可大家还是都穿上了过年做的新衣服,同时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p>
秋丫爹到秋丫奶奶家把马车套上,本来认为套上毛驴比较稳当,可想想人太多了,秋丫奶奶家的老毛驴拉着吃劲,还是把枣红马套上了。</p>
秋丫奶奶也要去,秋丫爹觉得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热闹,老太太都这么大岁数了,让她去见识一下也好,可秋丫爷爷却劝阻道:</p>
“路上全是冰,你那小脚歪歪楞楞的,咋能走的了?娃们好容易凑个趣儿,还得经管你不成?”</p>
秋丫奶奶想想也是,自己确实没办法走路,可又有些不死心,问秋丫爹:“要不我坐在车上不下来?”</p>
“哎呀!娘,还没寻思到街里把车驴放到哪儿呢!想想看,连你这样的小脚老太太都张罗着去,街上不定多少人呢!赶着车肯定行不通。”</p>
秋丫奶奶只得放弃,嘴里嘟囔着:“唉!你们都赶上好时候了,剩下我们这些个老帮子,也快谢幕了……”</p>
秋丫爹虽说心里不好受,可实在没办法,想想以后这种热闹肯定还会有,这是头一次,先看看情况心里就有谱了,再有机会一定想办法带上老人去观看。</p>
傍晚的时候,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毛驴车、马车,每辆车上都坐的满满的。</p>
还有三三两两骑自行车载着人的,更有仨一帮俩一伙徒步赶路的,镇上围前左右村庄的男女老幼,从各个路口往街里涌去。</p>
小镇也是县政府所在地,人们通常叫街里,共有东西约三里长四条街,南北约四里远三条路。</p>
政府各职能部门已经上班,因为取暖的问题,企业得出了正月、天气暖和了才能开工。</p>
大家有的把毛驴车放到背街,也有的放到了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家里,再或者村里有在镇上工作的,放到他们单位去。</p>
还没进街,秋丫爹就对秋丫娘说道:“看这乌央乌央的人,毛驴车是不能往大街上赶了,跟看大门的说说,放到你们厂里去吧!可别因为看个灯,把车马丢了。”</p>
到了地毯厂,院子里早已停了好多驴马车辆,好不容易才挤出点地方,把两挂车赶了进去。</p>
人们把交通工具安置妥当,步行到主街上,放眼望去全是人,秋丫父母这个年纪的,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聚到街上,很多人更是听都没听过。</p>
大人们紧紧拉着孩子的手,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走散了,人山人海的,到时候去哪里找?</p>
‘咚咚锵,咚咚锵’,振人心肺的锣鼓声最先让人们亢奋起来,预示着灯会马上开始了。</p>
街道都是沙石路,上面全是压的结结实实的冰雪,秧歌队不但踩着高跷,还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扭动着身体跳来跳去,真佩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