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吹散未干的墨痕。</p>
李培恩再次审视自己的计划,修正了可能的缺陷。</p>
“自夏商周以来,历经无数年,疆域变迁,对外贸易未曾中断,我们需要创新。”</p>
无论对内对外,商品必须引人注目,有亮点才能畅销。</p>
说到亮点,李培恩认为,还有什么比瓷器更能成为焦点的呢?</p>
此时的瓷器工艺已相当精湛。</p>
因此,超越瓷器的便是玻璃。</p>
“如果我能制造出透明的大型玻璃,那将与众不同,国内外都将热销!”</p>
这将推动经济发展,使国家繁荣昌盛。</p>
然而,现在李培恩只能想想而已。</p>
“道路漫长,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还需步步为营。”</p>
县城的生意还没稳固,就开始考虑对外和全国的经济,为时尚早。</p>
“但有些计划可以着手实施了,制造玻璃,实验和时间不可或缺。”</p>
李培恩坐在椅上,开始回想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p>
片刻后,一张崭新的纸上已落下数行字迹。</p>
"石英砂、石灰...还有什么呢?"</p>
沉思片刻,李培恩猛然拍掌:"对了,还需纯碱!"</p>
制玻璃并非易事,但也非难事。</p>
首先,需达到一千五至六百度的炽热,比铸造铁器的温度更高一层。</p>
温度必须恒定,其次便是技艺。</p>
"玻璃在国内的起源应追溯至清代,距今遥远,故国内无此技艺,一切需从头探索。"</p>
玻璃...琉璃...</p>
李培恩思索着,擅长琉璃制品之人或许能提供些许帮助,值得召集一试,引领人们制造玻璃。</p>
要迅速寻得大量工匠并不简单,最直接也最便捷的方法,仍是让普通人学习。</p>
"还有个难题,即保密性。"</p>
玻璃在大明朝尚属未知,一旦现世,必引世人瞩目。因此,即使在初期制作阶段,也不能泄露于外人。</p>
这确实是个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