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点点头,带上东西领着儿女就走了。</p>
买布料、棉花,肯定不能让人家垫钱,翁晓晓问清了大概的花费,就把钱给了陈婶。她自己也背着背篓出了门。</p>
......</p>
寒风起,街面上人流稀疏得很。</p>
翁晓晓先去了菜市场那边,天再冷,也要买菜吃饭,这里的人流量比天桥还多些。还是边尝边卖,到午时竟也卖出去了将近一半。</p>
“哥哥,行行好,给我一块饼吧。”</p>
翁晓晓刚咬了两口,一个破衣烂衫的小姑娘就站在了她的面前。</p>
饼子再硬,她好歹还至于饿着肚子,可面前的小姑娘,不过七八岁,瘦的皮包着骨头,身上还是单衣,冷得瑟瑟发抖。</p>
真是造孽哦,看着小姑娘,翁晓晓吃不下去了,把自己刚咬过的一块掰下来,剩下的大半个给了她。</p>
“谢谢,谢谢,哥哥真是好人,会有好报的。”小姑娘接过来,弯着腰连连道谢。</p>
“快吃吧。”</p>
小姑娘咧咧嘴,“我哥哥病了,这个要留给他吃的。”说着就把饼子小心翼翼放进了怀里。</p>
掏出几文钱,放在姑娘手里,翁晓晓就起身走了,实在看不过去,却又无能为力,还是甭看了,可怜人太多。</p>
康宝紧紧攥着钱,给翁晓晓的背影鞠了一躬,这是他们兄妹的救命钱。</p>
......</p>
午时人流更少了,翁晓晓没生意,便去杂货铺给翁氏买了个汤婆子。现在还不至于屋里烧炭火,但翁氏没活力,必须靠着外界的热源来取暖。</p>
买完东西,闲逛着便问了问炭的价钱。通过比较,在一户炭农那里,定了一百斤中等炭火,明天给送到家里。想着这东西越冷越贵,该买的还是要早点买下。</p>
不论如何,要好好过日子,挣钱才是王道。</p>
有了先生的指导,加上日日笔耕不辍,翁晓晓的字迹跟写作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迫于生计,饥寒交迫的师徒俩又写出了三本书。</p>
熬过一场小雪,翁晓晓终于熬到了领提成的日子。</p>
吃过早饭,翁晓晓一路小跑着去了望月斋。</p>
站在望月斋的牌匾下,翁晓晓停留了片刻,心怦怦直跳,紧张、兴奋,还夹杂着些担忧,想知道又很害怕知道自己第一本书的成绩。</p>
虽不是原创,但也经过了她跟陆先生的再创作,何况还指着这份收入来改善生活呢。</p>
不再为钱发愁的时候,她才能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给渣爹整点事儿,再比如去找师傅学轻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