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握着拳才勉强保持住面色的平和,行礼告退,等出来就彻底绷不住了,脸色变得极为难看。</p>
祖父、父亲还未下葬,怎可以如此待她?!</p>
杨琳裹了裹披风,只感到浑身上下冷得不能再冷,没有一丝热气。</p>
还没到晚膳时分,杨琳就发起了高热,阖宫上下都忙乎了起来,自此更是长病不起。</p>
......</p>
听了翁晓晓的传话,杨朔撤了礼部请来的和尚、道士,推说祖父最不喜这一套。待客规格依旧沿用的侯爵品级,半点不铺张浪费。</p>
堂妹都看出来的事情,他心里更是明镜一般。</p>
鲜花着锦,那他只能想办法换成不显眼的素锦。烈火烹油,也只能抽出点柴火,减小一下火势。</p>
大趋势他扭转不了,但杨家人的态度要鲜明。既感恩又不能张扬,绝对不能给人半点嚣张跋扈的印象。</p>
因此,卫国公府丧礼小错不断,不是缺这个就是少了那个,杨朔毫不在意这些议论,宁愿让宾客挑刺,多露些小把柄,也不想让宾客无可挑剔,引人忌惮。</p>
停灵二十一天,孝子最难熬。</p>
好在,日子总算一天天过去了。</p>
送葬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出杨府,蜿蜒穿过繁华的街道。</p>
打头阵的是杨家兄弟,一个个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面容哀伤憔悴。</p>
紧随其后是八人抬的巨大灵柩,灵柩后面跟着杨家女眷及关系近的亲朋好友,女眷或坐车或坐轿,再加上做事的各色人等,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p>
“南安郡王府祭奠卫国公。”</p>
路遇祭棚,孝子们都要过去磕头道谢,若是遇到有身份的人亲自出来路祭,更是要好生答谢一番。</p>
“陈国公府祭奠卫国公。”</p>
“长公主府祭奠卫国公。”</p>
......</p>
......</p>
每隔上一段就有一个祭棚,这丧葬风头,一时再无出其右者。</p>
“过世的是谁呀?哪家王爷?”</p>
“别乱说,是杨家的老将军。”</p>
“哦、哦,杨家人啊,早知道我也准备些纸钱了。”</p>
“杨家?杨家是哪家?也只有前几年皇帝过世,国葬的时候才见过这等规模。”</p>
“可别乱说话,谁能堪比国葬?”</p>
“你都不知道杨家?漠北一直是杨家军在守着的。拓王谋反,老将军就是死在了战场上,那是大英雄!爷俩一起战死的。”</p>
“那咱也拜一拜,求老将军保佑,叛军可千万别打过来。”</p>
“该拜,打起仗来,遭殃的还是咱老百姓!”</p>
街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这样罕见的送葬队伍最是引人注目。三三两两的人们时不时议论上几句,这便是好长一段时日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