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孙儿就白死了吗?”</p>
郑国公说道:“这件事论理论法,他曹缙云都没有错处,你的要求没有人会同意的。”</p>
郑三爷看着自己兄长的脸,也沉下了脸色:“大哥,你我虽然已经分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曹家此举明摆着就是冲着我们来的。他们不敢动你,所以拿着我来开刀。”</p>
“我们郑家的脸面难道就是任由他们踩在脚底下的吗?”</p>
郑国公看着自己的弟弟,有些浑浊的眼睛透出一点精光:“你说的我难道不知道?此事我们只能吃亏,我当然知道你儿子当初做出的贡献,老三啊,我都记得。”</p>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p>
“回去料理了丧事,等着吧。曹家身居高位,总有登高跌重的时候,我们都等着就是。”</p>
郑三爷对着自己大哥拱了拱手,回到了自己家。</p>
然后转头就去将军府门口破口大骂,出了这口气之后,才回去继续办丧事。</p>
曹缙云当时就想冲出去对骂,被自己爹拉住了。</p>
“随他吧,他家死了人,就算和你没有关系,你也不该这个时候和他们吵起来,死者为大,就这样吧。”</p>
宫里程彰知道这件事之后,无声的笑了笑,然后有些遗憾,这两家竟然没有闹到御前要他来断案,他可是很乐意的啊。</p>
出了这件事之后,郑家约束了自己家的子弟,曹缙云也在军营里苦练不出门,两家在明面上有了诡异的和谐。</p>
一个月后,就是入京学子参加春闱的日子。</p>
京城的各大客栈住满了参加科考的学子,京城各处街道、茶楼、书阁都看得见学子身影。</p>
他们或者互相讨论,或者切磋诗词文章,或者互相传递新得的大儒文章,都等着春闱一开,技惊四座。</p>
萧元启得了家里的吩咐,本来人缘就不错的他变得更加擅长交际,各种聚会和学子间的诗会都有他的身影混迹其中。</p>
“元启,你家有没有什么小道消息,你爹不是这次的副考官吗?可有什么风声?”</p>
萧元启笑着说道:“没有,我爹只叫我认真研读,其余的事一句也没说。”</p>
来人好奇道:“你爹都让你读什么书啊?”</p>
萧元启一脸毫无防备的说道:“大学、中庸、孟子、论语......”</p>
“停停停,就没有特殊一点的?”</p>
萧元启露出疲惫的神色说道:“有啊,春秋,左传这些都要看,还有资治通鉴、本朝的大周律,齐民要术......”</p>
“你说的都是大家都要看的,有没有什么你爹给你的孤本啊?”</p>
这话问的真的太明了,别说是萧元启不知道这次科举怕是有猫腻,就算是不知道,也不会真的说自己看过其他小众的书籍。</p>
“就这些还不够你看的啊?我是看不完,难受,每天被夫子说我太慢了,还没吃透这些书,刘兄,你是不是知道些小道消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