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之初,二人满心欢喜,但随着高度攀升,他们在马背上艰难支撑。为保他们安全,何乐为不得不强迫他们进入马车避难。现在,和平条约签订,边疆已解除封锁,何乐为选择了崔氏家族的通道,无人盘查,他们安然行于大道之上。当然,通往吐蕃的这条路对人类而言,仍是一场严峻的挑战。</p>
“我的天啊,早就听闻这里不宜生存,却未料到如此艰难,还以为我的体质异于常人,不会有什么事,现在只觉自己已死过一回。”尉迟宝林气喘如牛,昔日他不信邪,有人警告过高海拔的艰辛,他还反驳对方,甚至今日出发时还自视甚高,现在却吐得无法言喻,头靠着马车边缘,若非顾忌行程,他早已跳下车去。</p>
另一辆马车中的长孙冲算是幸运,他已在迷迷糊糊中入睡。每半小时,何乐为便让人唤醒他,高海拔下沉睡极其危险,对身体损害极大,定时唤醒对长孙冲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帮助……</p>
"你的到来,揭示了我内心的思考,即使我们大唐的战士英勇无比,但若能避开这片险恶之地的战斗,便不应让我们的子弟兵踏入。战争的伤亡只是冰山一角,恶劣的环境不知又将夺走多少生命。我让他们在高原训练,只为以防万一,并非真打算让他们承受这一切。"</p>
何乐为深深地叹了口气。他自己早已适应高海拔,多次往返让他与手下对此地习以为常,唯有长孙冲和尉迟宝林还在挣扎。</p>
"殿下所言极是,若非必要,战争应避免。何况在这片大陆上,刚才那坡度之大,若开战,我们运送粮草的车队需要多少人力推动?在这种条件下,恐怕每人推三次便会力竭。若每辆车需五人助推,单后勤之力我们便难以维系。"</p>
尉迟宝林回想起一路起伏的山坡,下坡需要牵引,上坡需要推挤。如果没有足够人力,物资可能永远无法送达前线。吐蕃人是如何在这艰难之地生存,对他们大唐而言是个谜。</p>
何乐为让他们亲身体验,以备回去向朝廷内部阐明实情。如今朝廷中已有声音主张利用吐蕃内乱,趁机发动攻击。</p>
尤其是那些军中的老将军,他们视此为难得的机遇,对环境的挑战视而不见。这些年他们南征北战,何曾畏惧过任何环境?当年突厥之地难道就是乐土?</p>
队伍因两人不适而行进缓慢,原定七日的行程足足走了九天才抵达。当何乐为来到麦琪土司的堡垒,发现大部分居民已奔赴前线,只留下管家和少许人留守。</p>
"公子,您终于回来了。禄东赞从边境带回大量军队,已发动两次反击。老爷们都亲自督战,昨日我们失去了八百名英勇的战士。"</p>
管家见到何乐为,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禄东赞带来的援军皆是吐蕃精锐,否则也不会被选中守护边疆。他们光明正大地反击,攻势越来越猛烈,如果不是土司老爷这边占优,防线或许早已失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