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则不威,说的就是君子下手不狠则立不了威严。</p>
眼见这次糊弄不过去,必须得拿出点干货,免得说他藏私,楚歌决定祭出阳明圣人来。</p>
心学在玄天大陆还没有形成雏形,自己便推动一把吧。</p>
“既然这位师兄要求,那师弟就妄言几句,还请大家指正!”</p>
楚歌捋了捋思路,说道:“我们儒道先贤将大道本源分为炁和理,学生就妄言一番我所认知的理吧。”</p>
所有人神色一正,仔细聆听起来。</p>
“学生曾思考过,什么才是理呢?往大了说,天地万物乃至一石一木,都有它的理,是物之理,也可以说是道的规则。”</p>
“往小来讲,理又是衡量我们儒修道德规范,内心欲望的一把尺子,仁义礼智信皆为理,乃是事理。”</p>
众人点头称赞,理,是儒修的必修课。</p>
“所以我们先贤提出格物致知,格是研究、理解,物即是物理,也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则,懂得它的规律,我们才能成功。”</p>
“可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学生,格物致知,说起来简单,但究竟要如何格却是个问题,就像要筑基期去研究五行规则,根本无处入手。”</p>
大多数人纷纷点头,他们同样也有类似的困境。</p>
“那楚师弟是如何解决的?”有弟子急切问道。</p>
“那时我见了任何东西都想格物一番,每天格的头晕眼花。”</p>
众人发笑。</p>
“直到有一天,我昏昏沉沉睡去,突然梦境中走来一人,告诉我,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呼?”</p>
“放肆!”</p>
“大胆,妖魔邪说!”</p>
“混账,你竟然敢诋毁先贤,院长,弟子请求将此等辱我儒门先贤学说的狂生赶出儒道院去!”</p>
“对,赶出去!”</p>
楚歌没想到儒道院弟子的反应会这么激烈,这也难怪,儒门先贤提出天地万物皆有道理,而他却说我的心即是理,即为道。</p>
这种说法无异于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否定了先贤的观点,这已经不是学术论道,而是道念之争了。</p>
你一个小小的金丹修士,也配和先贤争道?</p>
众长老齐齐看向白院长,却见白院长巍然不动,楚歌起身朝长老这边一揖,又向学院弟子行礼。</p>
“学生自然没有丝毫诋毁先贤之意,后来等我醒来,想了想梦中那人的话,本意只是关注的地方不同罢了。”</p>
“先贤们关注的是对于外在事物内在规律的探究,即物穷理,而那人告诉我的意思,是对内探究本心,通过修身养性,让本心发挥它的妙用。”</p>
“在学生没有看懂一件事物的时候,它是处于混沌的状态。”</p>
“但当学生端正心态,专注而效率的去探究明白它的内在规律时,它就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被领悟出来。”</p>
“这个时候它相对于学生的内心来说,就处于一种明悟的状态。”</p>
“学生倒是愿意将它称作格心,只有清晰自己的本心,才能透过虚幻看清本质。”</p>
楚歌这时侃侃而谈,“这位师兄说我诋毁先贤学说,但先贤们提出格物致知,本质是鼓励我们后辈对大道上下而求索。”</p>
“但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又从何谈得上格物,何以致知?”</p>
最后一句震耳发聩,不但底下的弟子,就连上面的所有长老也蹙着眉头,陷入沉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