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再三,丁黟还是决定将信寄出去,至少知道家人态度,决定以后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他们。</p>
记忆中,孙秋美和父母兄弟关系很淡,父亲不管,后母当家。</p>
十六岁的孙秋美,义无反顾报名下乡。</p>
一来五年。</p>
期间拢共收到家里的三封信。</p>
一封父亲退下来,将工作给了二哥。</p>
一封要特产。</p>
最后一封则是说说三哥孙秋阳要结婚,差点聘礼。</p>
每一封信,看似都在联系她,却字字不提她。</p>
“大抵,是为了死心吧。”丁黟心底如是道,贴上一枚八分的邮票,交给工作人员。</p>
挤出狭小而拥挤的邮局,丁黟站在门外,和其他知青说了一声,信步往供销社走去。</p>
路过车站,丁黟进去问了问,去县城的车一天一趟,八点半出发,早上去,下午三点回。</p>
座位有限,需提前一天买票。</p>
也就是说,他们要想去县城,六点钟就要拍从偏西村出发,才能赶得上。</p>
丁黟回到邮局,询问还没办完事情的其他知青,问他们有没有人想去县城。</p>
“秋美,怎么想起来去县城?”吴娜挤得满脸通红,才将拿来的包裹寄出去,奇怪的看了看丁黟。</p>
“吴娜,我来了五年,一次县城都没去过,想去看看,还有……”丁黟拉过吴娜,走到角落,凑近吴娜耳朵。</p>
“小道消息,据说上面准备恢复高考,我……”</p>
“什么……”吴娜一惊,声音骤然提高。</p>
丁黟一把捂住吴娜的嘴,小声道:“嘘,小声点,别声张。”</p>
左右看看,没有过于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丁黟放下手,低声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最迟明年秋,上面就会公布这个消息。我想回城,吴娜,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p>
还留在偏西村知青点的人,五男六女,六女是丁黟(孙秋美),面前的吴娜,嘴有点碎实则心肠不错的江梅,女性中年纪最大的王丽霞,还有刚来两年的余然和方蓝花。</p>
五男则是下乡已有十年的老知青李爱国和纪明,还有和孙秋美前后脚来的赵兴,后面来的熊德良和王锋。</p>
每年都有知青下乡,这些年,来来去去的,只有他们还守在知青点。</p>
其他知青,不是找关系回城了,就是受不了知青点的生活,结婚生子,融入当地人之中。</p>
“消息可靠吗?”吴娜拽住丁黟胳膊,力气有些大,丁黟不可抑制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抽回手臂。</p>
“七成。我想着,我们总要学习的,如果消息是假的,学到脑中的知识也是我们的,不吃亏。万一是真的呢?是真的,我们就比别人掌握先机。”</p>
丁黟眼中,仿佛有光在闪耀。</p>
“吴娜,我想赌一把,镇上凑不齐课本,我得去一趟县城,我想回城,万一是真的,我只希望自己不后悔。”</p>
温声细语一遍一遍在吴娜耳边响起,她眼睛大亮,一把抓住丁黟,喃喃道:“是啊,万一是真的呢,你等等,我也要去。还有,要不要通知其他人?”</p>
丁黟道:“遇到就告诉他们一声,集合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车站买票,我打算明天就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