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试卷,李延宁先看了一遍题目。县试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文韵试帖诗一首,题目多以默背为主,考察记性,这对李延宁完全不在话下。</p>
他写完后,拿出馒头啃起来。本来李青鹤借用客栈厨房想烙香酥饼,李延宁拒绝了,香酥饼油润,手指沾了油怕影响卷面。</p>
反正就中午一顿,填个温饱即可。吃完简陋的午餐,他又将所写的内容检查了两遍,才端正地抄写在试卷上。</p>
太阳西沉,他举手示意交卷。衙役收完试卷,他提起考篮出了县贡院。</p>
他是前几个交卷的人,出来时汇集了众多目光,众人都惊讶竟然有这么小的孩子来考童生。</p>
“宁儿,爹在这里!”听到李青鹤的声音,李延宁淡定自若地走向自己的爹。</p>
李青鹤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饿不饿?爹借客栈厨房给你炖了红烧肉,可能没你娘做的好吃,但肯定比外面的强。”</p>
“爹,我还好,就是有些渴。”李青鹤赶紧打开水壶递给儿子。</p>
“姑父不用担心,考题不算太难,大表哥一定没问题。”</p>
旁边一辆马车咕噜咕噜走过,听着李延宁的话,马车主人翻开车帘看过来。李延宁感受到探究的目光,可转过头看去时只有一辆走远的马车。</p>
不一会儿,胡鹏程也出来了。神情轻松,想来是不成问题。</p>
四人回到客栈,吃了饭,便早早睡去。</p>
隔天凌晨,李延宁依旧很早被李青鹤唤醒,重复第一天的流程进入了号舍。这次号舍比较偏僻,房顶还长着荒草,为了保险起见,李延宁将伞放在一边备用。</p>
还好没有派上用场。考题是写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都是练过的,做得挺顺利。</p>
此后两场,李延宁运气都不错,没有抽到臭号,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p>
这几年他勤勉自律,憋着一口气想证明自己,想为李家扬眉吐气。</p>
魏夫子临考前曾对他说:“你是我教书十几年来,见过的资质最出色也是最自律的学生,这几年该教的我都教了,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记住,你年纪还小,切莫贪快贪多,学问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p>
“夫子我知道的。”</p>
他已经尽力了,若是不中,证明他学问不够,他再给自己三年时间,若连童生都考不上,说明他没有走科举的天赋,那他会选择换条路,光宗耀祖也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他总会寻到新出路。</p>
终于考完县试,李青鹤却看着比李延宁还累。几人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养足精神,李延宁兴致勃勃地逛起了县城。</p>
县城四通八达,有街有巷,有市有坊。主街道宽阔平坦,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摊贩在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美食佳肴,应有尽有。</p>
走在这条街道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商人、有文人、有农人、有挎篮子采买的妇人,也有带着帷帽的姑娘。</p>
沿着街道前行,摊贩在吆喝着,吸引着过往的行人;茶馆里传来了说书先生的声音,让人忍不住驻足倾听。</p>
胡鹏程见父亲对说书感兴趣,便留在茶馆听书,李延宁父子继续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