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你慢点儿,臣追不上了。”张迪屁股一路颠簸,已经快失去知觉,看见赵佶跟他的距离越来越远,急忙大叫起来。</p>
赵佶派出去的前锋已经回报,刘乃桃他们车队就在前面,他当然要早点跟桃娘汇合。</p>
至于张迪,正好让他练练骑术和体能,不然后面真打起来,掉队是小事,搞不好要受伤,甚至送命。</p>
乘马跑一程,施展轻功飞一段,赵佶的速度越看越快,城门在望,旌旗招展,贵妃专有的仪仗队在树荫里若隐若现。</p>
最后一里路,赵佶不想扰民惊民,落下身形,换了一匹前锋的军马,追上了刘乃桃的车轿。</p>
刘乃桃刚补好妆,听到后面是一阵普通马蹄声,有点小小的失望,自己难道思念成疾,耳朵都不好使了么?</p>
吁~</p>
车轿外熟悉的声音响起,刘乃桃突然从失望变成了狂喜,与侍女对视一瞬马上下了轿。</p>
轻轻搂过刘乃桃,赵佶柔声道:“朕没来晚吧,走,咱们进城暂歇一日,明日南下寿州。”</p>
龙卫军团整齐划一地给赵佶行礼,应天府知府早已跪在地上大声道:“臣恭请官家圣安,给娘娘请安,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p>
牵着刘乃桃,知府的声音赵佶听着很是耳熟,这不是自己当王爷的时候的老师何执中么?</p>
何执中在绍圣四年十二月五日担任过诸王府记室参军职位,当时赵佶年仅15岁。</p>
“何参军请起,咱们进去叙话。”赵佶带着微笑,与来往百姓点头示意。</p>
赵佶一句何参军,让何执中心里极为舒坦。</p>
官家当了皇帝,还能记住在端王府那段美好时光,何执中怎能不感激涕零。</p>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文人的一种执念,何执中也一样。</p>
他得知赵佶和刘乃桃要路过应天府,早就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p>
将赵佶他们引入府衙,刘乃桃携侍女退入后堂,何执中好奇为何没有小黄门伺候,正要安排衙役过来,张迪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p>
左手扶着门框的张迪弯腰道:“官家,何知府,让奴婢来吧,咳咳。”</p>
“不急,你先喝口水,看你跑的。”赵佶正好观察一下应天府的办公环境,给了张迪一些时间适应。</p>
手脚麻利地端茶送水之后,张迪总算恢复了正常,示意何执中可以开始了。</p>
何执中不敢怠慢,优先汇报了军事方面的情报。</p>
"曾相及枢密院已经将各路军报,八百里急送到这里,请官家决断。"何执中端来一个漆盘,张迪稳稳接过,摆放在赵佶面前。</p>
不知道西北战事如何了,赵佶拿起一本河西房的奏报,翻看了起来。</p>
嗯,打得不错,攻破辽国都城,李乾顺西逃,不过,赵佶看到后面那本奏疏,眉头轻轻拧了起来。</p>
“老师,请看看这个。”赵佶拿起两本河西房的奏疏,张迪迅速递给了何执中。</p>
等何执中阅览的时候,赵佶接着看北部辽国的战报。</p>
哥哥发来军报,辽国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取真定府,另外一路直扑大名府。</p>
围绕太行山的根据地,已初具规模,哥哥来信奏报称有很多百姓不愿意在山区生活,执意留在真定府,与大宋共存亡的有近八万人。</p>
那么多百姓,转移安置工作确实不太容易,派出禁军与敌人骑兵硬抗,效果并不好,以前已经尝试过多次,十战九输。</p>
赵佶拿着战报正在思考,何执中开口道:“启禀官家,先恭贺大破西夏,壮我国威。只是这个弹劾宋将军的折子,微臣不敢妄议,请官家明断。”</p>
刚打了大胜仗,宋军缴获战利品非常多,其中有六千多个金锭,金元宝和几万个银锭,宋江让人搬到军营,给分了。</p>
普通的军士发了银锭,阵亡的军士多分了三倍银锭。</p>
中高层将领将金锭分了一半,其余的钱财已派人送回了汴京。</p>
“曾相弹劾宋江贪赃枉法,老师觉得这些钱财该不该分呢?”</p>
“这......恕老臣斗胆,前线将士的军饷如有拖欠,分了也没有大碍。”</p>
何执中很熟悉军中的一些事儿,有的士卒干了二十年,头发都花白了,还是穷的叮当响,甚至连死了,都没有银子安葬。</p>
一是朝廷欠薪,二是官僚盘剥。何执中猜想赵佶应该对军中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太多。</p>
张迪没想到宋江胆子这么大,真的是江湖做派啊,当惯了京东贼,抢到西夏皇帝头上去了,看来他这次凶多吉少。</p>
你说你这个何执中,干嘛要为他们辩护,这不是找死嘛。</p>
张迪还没有脑补完,赵佶笑道:“朕觉得宋江他们分的好,打的赢,打的好,就应该奖励。”</p>
何执中和张迪对视一眼,他们两个是真没想到皇上如此大方。</p>
“曾相看到人家立了功,就找借口弹劾,心胸还是差了点意思。”</p>
不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嘛,宋江根本都没有威胁到他曾布任何利益,看来他还是膨胀了啊。</p>
赵佶不喜欢朝堂一人独大,前阵子刚安排了皇后的外戚进入内阁,就是想牵制曾布。</p>
看样子,还得再增补一些厉害的角色进入内阁,这样曾布就支棱不起来了。</p>
有了三方势力,各自牵制,也就没有党争什么事了。</p>
“哦,对了,老师,你是什么时候到这里任职的,京官做的好好的,为何外放此地?”赵佶想起这个关键,问道。</p>
何执中一脸苦笑,犹豫一二,不太肯细说。</p>
“但说无妨,老师。”</p>
“只因曾相等人参了微臣一本,剩下的事情,官家应该猜的到......”</p>
三品以下的官员任免,赵佶很少亲自过问,一般由三省和曾布等人决定。</p>
“朕会为你做主,此间事了,老师就回京城,出任尚书右丞。张迪,你记一下,然后安排好。”</p>
“臣遵旨,谢官家恩典。”</p>
看到赵佶对分银子这个事定了调,自己以后的安排也有了着落,后面的话题就轻松了起来。</p>
“官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既然西夏已败,他们国库之物,当然要拿回来给我大宋使用。至于是谁使用,有什么关系呢,总比西夏人自己用强得多。”</p>
“老师说得对。有能耐,他曾布去抢耶律延禧去,去抢吐蕃人去嘛。只要他能抢到,朕准了,都给他。”</p>
张迪憋不住,也乐了。</p>
“官家圣明,我大宋将士军饷可不只是影响军士本身,他们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是一大家子啊,有了将士们后方安定的家园,他们才能在前线更无畏地拼杀。”</p>
“拟旨,同意宋江在前线的分钱行动,驳回曾相的弹劾。”</p>
听到赵佶下旨,何执中连忙忙活了起来。这个地方,没有三省六部,他和张迪就一块儿办了。</p>
“老师,等朕平叛完毕,你去京城任职吧?在这个地方,屈才了。”如果何执中也成了副相,那么曾布就有两个副相牵制他,随时可以替换掉他。</p>
“多谢官家隆恩,臣定一心报国,为君解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