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都市总裁 > 隆庆中兴 > 第202章 鬼胎各怀心思重

第202章 鬼胎各怀心思重(1 / 2)

嘉靖有些疲倦,黄锦在后面轻轻的给嘉靖揉着头。</p>

嘉靖问道:“裕王最近怎么没有奏疏,往日里有关于倭寇的事情,他不是最爱插一脚吗?”</p>

黄锦说道:“皇爷,裕王殿下最近一直在跟着讲官们进学,恐怕对朝堂的事情并不清楚。”</p>

嘉靖冷哼一声,说道:“黄伴你就不必为他遮掩了,李开先现在可是通政使,什么事情瞒得过他?也好,总算稳重些了,这倭乱,肯定麻烦着呢!”</p>

黄锦宽慰嘉靖道:“陛下,只要援兵渐次抵达,倭寇怎么能抵挡大明官军呢!”</p>

对此嘉靖只是笑笑,对于黄锦的这些话,嘉靖当然知道是宽慰他的,倭寇真的要是这么好剿除的话,也不会令大明这么多督抚总兵铩羽而归。</p>

面对黄锦的安慰,嘉靖只是笑笑,说道:“过两日你去问问裕王,对现今倭寇之事怎么看,不用上疏,你转奏即可。”</p>

裕王府内,朱载坖也在和诸位讲官们讨论倭寇的事情,连日以来的倭寇作乱,确实搅得东南十分不安,连京师也是议论纷纷,大明官军连取胜都难,真是让人咋舌。要是打不过蒙古人还情有可原,弄不过倭寇,实在是匪夷所思。</p>

李春芳笑着说道:“眼下京师可是要起一场大风波了。”</p>

朱载坖问道:“可是因为倭寇的事情?”</p>

李春芳笑着说道:“不光是倭寇,还有杨博所说的江北兵备。”</p>

按照杨博的设想,这个江北兵备管辖的范围主要是扬州、泰州、通州、海州、淮安等处,这里不光是运河的枢纽,更是大明盐政的中心,涉及到盐,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p>

虽然看似兵备只负责安靖地方,剿除倭寇,但是兵备手中有兵,而且鉴于扬州、淮安等处是大明的膏腴之地,现在备倭还需要大量的军费,严嵩当然把主意达到了东南这些州县中了,作为大明的首辅,他怎么会不知道南直隶和浙江的富商巨贾手中有巨额的钱粮,现在抗倭需要经费,不找他们出,找谁出?</p>

现在倭寇就在南直隶、浙江猖獗,还指望朝廷拨银子,严阁老还准备从这些盐商和海商身上放放血才是呢!</p>

故而严阁老委派自己的学生翁大立为南直隶参政专司督粮兼苏松兵备,一切军费悉从便宜区处,同时严嵩还赋予翁大立督战的权力,令他无事往来苏松常镇,催给粮饷,有事专住松江以便调度。</p>

那很明显的,江北兵备一样有督理粮饷的责任,从这些盐商手中刮油水,既是一件肥差,也是个显差,要知道这些盐商可不是什么善类。大明的江淮盐商,主要聚集在扬州,这里是运河的枢纽,又是商贸繁盛之所,盐商们聚集在此,扬州成为繁华之地。</p>

扬州盐商主要由陕西、山西、徽州、湖广、江西、浙江和苏南的商人组成。徽州商人与山西、陕西商人一起,构成大明淮扬地区盐商的主体。</p>

李春芳就是扬州人,当然对这些事情极为了解,不过李春芳笑着说道:“殿下若是想问扬州盐商的事情,汪小司马应当是最清楚的,而且汪小司马肯定最近也想见殿下。”</p>

朱载坖笑笑,汪道昆为什么想见自己,还不是也想当这个江北兵备,虽然他现在这个职方司郎中看起来权力极大,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看似权力极大,可是现在风险也大,北有俺答,南有倭寇,明军鲜有战胜,败仗倒是比比皆是,汪道昆很担心自己哪天就成为背锅侠了。</p>

说曹操操到,几人正聊着天,汪道昆下直就就已经来到裕王府,朱载坖请汪道昆进来,李春芳说道:“伯玉啊,殿下想了解下扬州的徽州盐商,想来伯玉是很清楚的吧,不妨给殿下说说。”</p>

汪道昆笑笑说道:“这徽州盐商,下官倒确实略知一二,徽州盐商,主要是徽州歙县人,其中以溪南吴氏,棠樾鲍氏,练塘黄氏,岩镇汪氏最为出名。”</p>

朱载坖笑着问道:“这岩镇汪氏,就是伯玉的出身吧?”</p>

汪道昆笑着点点头,说道:“正德时,家祖必公(汪道昆祖父汪玄仪)从商,率东以居,任家中委老成数辈,输粮于边,以给军储,请盐于官,以足群费,扩弘土田,以资储积之末,拓集农佃,以备力役之繁。”</p>

说白了,大部分的大明盐商也和汪家是一样起家的,就是在开中法中赚取差额利润,汪道昆为朱载坖介绍道:“贾者首鱼盐,次布帛,贩绸则中贾耳。”可见食盐的利润之丰厚。</p>

不过食盐的利润丰厚,门槛也不低,经营盐业需要资本,一般需要积累扩大的过程。徽州盐商从业淮扬,其资本来源大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席丰履厚,依赖家资。另一种是先在他地经营其他商品,积累资本到一定程度后,往往转移至淮扬从事盐业,做大做强。</p>

徽州盐商往往都是后者,而且徽州盐商的还有个特点,就是一窝则父子兄弟相守,一行盐之地则姻娅亲戚相据,依靠家族力量,互相抱团是徽州盐商的特点,这就使得徽商的力量更为集中,两淮徽商的实力更为雄厚。</p>

除了徽商之外,扬州盐商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就是山陕商人,以输粟入边、开中行盐为主业的,主要由西安府北部的泾阳、三原县人和同州府朝邑县人以及凤翔府人加上山西蒲州人构成的,他们从大明立国起就从事盐业,经营路径,与徽州盐商相似,大多先在其他地区从事其他行业,而后向淮扬转移从事盐业。</p>

山、陕等西北地区缺少棉布,所需主要靠从江南输入,盐商大多从经营布业开始,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转而从事盐业。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蒲州王家和张家,后来的首辅张四维、兵部尚书王崇古就是出身于此。现在的本兵杨博也是蒲州人,和王家还是姻亲。</p>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