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向朱载坖状告的齐庶人,和刘世延并称南京城内的两害,但是齐庶人的杀伤力比之刘世延,简直不是一个量级的。</p>
齐庶人,其实就是朱元璋的第七子十朱榑后代,朱榑封齐王。朱允炆继位后,有人告发齐王有叛变意图,于是将其召至应天府,废为庶人,并与同样被废的周王朱橚(燕王同母弟)一同禁锢在皇家监狱。</p>
随着成祖靖难后,又恢复了他的王爵。但是齐王明显确实不是东西,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这位可谓是坏出了风格,坏出了水准,具统计:杀人最多,包括知府1人、指挥5人、千户9人、百户20人、镇抚3人、王府官2人、舍人12人、生员4人、校尉200人、军人27人以及上述各个受害者家中的老弱妇孺,共计482条血债。</p>
也难怪成祖对自己这个弟弟的评价是:性凶悖。</p>
本来按说靖难之后齐王的日子应该要好过些,因为他和成祖的关系可不一般。朱榑与四哥先有同学之情,又有凤阳数年共同练兵之谊,后有携手出征之举,故双方关系不错,成祖本来对自己这个弟弟还是相当不错的。</p>
成祖更定齐王岁禄,命户部岁给齐王禄米一万石。要知道发动金川门之变,迎四哥进城的谷王朱橞,事后岁禄也只有三千石。坐了几年牢,岁禄就能由一千石提高到顶级的一万石,可见朱老四对他的态度。</p>
随着时间推移,朱榑又故态萌发,仗着四哥的宠信,在藩地胡作非为。朱老四可不他爹,没理由惯着自己的弟弟,但是考虑到齐王并无反意,而且在朱老四敲打了他之后,齐王上疏谢罪。</p>
许是觉得单单一份奏表不够诚恳,朱榑又于次年四月派次子长山王朱贤焌来朝,表示想亲自赴京“面达其情”。获得准许后,于五月抵京。</p>
按理说双方已经沟通到这个地步,朱榑本次京师之行只是走个过场,对四哥说几句罪过罪过、死罪死罪,朱棣再大度的给予谅解,一场哥俩好的皇家亲情大戏就此完结。然而偏偏这个过程出了纰漏。</p>
文武群臣早就对朱榑的行为看不过眼,逮着机会争相上疏弹劾,要求严惩。被激怒的朱榑小暴脾气顿时上浮,脱口而出:“奸臣又欲喋喋效建文时杀我耶?会当尽斩此辈!”</p>
此言一出,所有人为之目瞪口呆。齐泰、黄子澄等建文帝谋臣,因鼓动皇帝违背老朱成例进行削藩,被认定为奸臣,建文帝也因此遭反噬。所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既然弹劾你的臣子都是奸臣,那他朱棣岂不是建文帝第二?你还想“尽斩此辈”,难不成想再来一次靖难?</p>
成祖不禁大怒,下令将朱榑软禁,然后废为庶人。</p>
当然朱榑及其家族的作死之路远没有到头。宣德三年七月,福建都司派人押送谋反罪人楼濂等一干人来到北京。这位楼先生原本是浙江奉化人,其父是建宁府税课司的官员。因为得罪了母亲而逃到建阳县(今属福建南平),随即一不做二不休打算造反,称自己是“七府小齐王”。</p>
这桩未遂的叛乱,很快就被建阳县的衙役所平定。但生性多疑的宣宗朱瞻基,却依然怀疑自己的七爷爷,已经被削爵废为庶人二十多年的前齐王朱榑,和楼濂之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没过几天,六十五岁的朱榑,便连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暴卒。</p>
一直到景泰年间,齐庶人与另一支被废黜的藩王——谷王后裔“谷庶人”一同被迁移到南京,接受官府监管,景泰帝敕守臣慎防这些人图谋不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