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初平二年(191年),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治南郑县,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名汉中郡。为了不混淆,统一为汉中郡。)</p>
张鲁在汉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p>
在这种体制下,宗教领袖通常也担任政治领导的角色。在乱世中,他以这样一种另类的方式,为老百姓营造了安宁祥和之境。</p>
张鲁治下的汉中,它采取与教众合作体系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在张鲁的辖区内,传统的县令、县长等官职被废弃,民政全都由“祭酒”来治理。</p>
所谓“祭酒”,可以理解为教徒内的基层领导,更高一层的是“治头大祭酒”。至于顶层的张鲁,则自称“师君”。在这个体系中,最底层的是普通信徒,统称“鬼卒”。</p>
这看起来有些愚昧民众,但张鲁治下的汉中,却是真真实实的对百姓充满体恤和关爱。比如,祭酒们在各个地区设立了“义舍”,存放义米和义肉,给过往的旅人免费取用。</p>
而教内的鬼卒若犯法,初犯可获三次宽恕。到了第四次,则会受到惩处。倘若只是轻微罪行,不用坐牢,只需修建一百步道路便可赎罪。</p>
张鲁所倡导的,是一种诚信而简约的治理方式,这赢得了汉中民众的爱戴与支持......</p>
此时的汉中太守府议政大厅中,张鲁身着一袭紫袍,端坐在厅中主位之上。</p>
他身形高大,相貌堂堂,面庞白皙,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威严之气。他的头发乌黑亮丽,整齐地梳于脑后,用一根紫色的丝带束起。</p>
他的目光在厅中扫视着,每一个与他对视的人都不禁感到一阵压力。双手自然地放在座位的扶手上,手指修长而有力,显示出他的沉稳和自信。</p>
在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既有着上位者的威严,又有着智者的沉稳。他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让人敬畏而又心生向往。</p>
宽敞明亮的大厅之中,左右两侧分立着文臣武将,左侧一列为首之人便是杨松。紧挨着杨松的,则是精明能干的功曹阎圃,同样也是张鲁帐下不可或缺的智囊之士。</p>
而在大厅的右侧,两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傲然挺立。其中为首者正是张鲁的弟弟张卫,是汉中军中的第一大将。另一位则是杨松之弟杨柏,虽然名声稍逊于张卫,但亦是英勇善战之辈。</p>
此时,坐在主位之上的张鲁面色凝重,率先打破了沉默:</p>
“如今益州内乱,最新的战况如何?”</p>
自从刘璋借口张鲁不听从他的调度命令,残忍地杀害了张鲁的母亲以及其他家人后,张鲁心中对刘璋和整个益州充满了仇恨,可谓是恨之入骨、势不两立。</p>
正因如此,当益州本地派赵韪起兵反叛之时,张鲁毫不迟疑地煽动巴夷部落中的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率领大军攻打巴西郡。</p>
同时,还派遣自己的亲弟弟张卫统率杨昂、杨任等一众得力战将向南进军,直逼白水关和葭萌关。</p>
然而,巴夷人的实力终究有限,面对巴西太守、和德中郎将庞羲所统领的精锐东州兵,他们很快便败下阵来,叛乱也随之被迅速平息。</p>
与此同时,汉中军队在南下途中遭遇了益州将领杨怀、高沛的顽强阻击,止步于葭萌关之下,无法继续向前推进。</p>
一时间,战局陷入胶着状态,双方僵持不下。但张鲁对于刘璋的怒火从未平息,正虎视眈眈地寻找机会南下报仇。</p>
就在此时,议事之前接获益州传来最新消息的阎圃迈步而出,对着张鲁躬身施礼之后,不紧不慢地言道:</p>
“主公,目前并无任何新的动态。那赵韪所率之叛军依旧被困于江州城中,而刘璋的军队并未采取强攻之策,反倒是选择了围而不打。”</p>
说到此处,阎圃稍稍顿了一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