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冲连番动作,人心惶惶的同时,朝廷中许些地方亦在悄悄的改变。</p>
京城三大营得到重建,京防自然稳固,民心安定。赵元冲更是对三营兵将重视非常,除却每月数次晨昏奏报演练外,隔三差五离宫巡查,在军营逗留数日也是寻常。</p>
这日,眼看天将放晴,皇帝在宫里呆的烦闷,便又叫上随行几人纵马出宫,往城外三营方向去了。</p>
然而,皇帝离宫了,交待下的差事总不会懈怠。</p>
冬日初晴的午后,肃风夹杂着残雪卷起,拍打在人身上,是比雪天还要冷痛的意味。</p>
三日后便是上元节,届时,胭华殿的戏台必须完工。</p>
于是,司管礼事的太监、宫女,以及做粗活的罪奴只得日夜赶工,以求赶上盛会,锦上添花。</p>
之前被司役署招去的一批人,遇着连夜大雪,被冻死了几个身子不大好的。说来也实属幸运,谢玿虽已经病骨支离,却好歹命大活了下来。</p>
同屋有个叫常钊的苦役,五十来岁模样,原本是驻守静安门的门卫,因先前犯了些小错被罚配掖庭,却也不是什么恶人。当年守门时他多次见过谢玿,此刻看这人唇焦骨瘦病体孱孱,不免想起自己困死狱中的儿子,心中不忍,便将随身藏着的半段小参合着清水煮了,就着多日舍不得吃的一点硬馒头给她灌下,才缓回谢玿一点生气。</p>
谢玿醒后自是十分感激,然而自己此时处境,若说报答...她在自己贴身衣物处摸了摸,翻找出一把半掌长的金鞘翠玉弯刀连着半枚玉玦硬是塞给了常钊。常钊见她如今境况,又想起昔年在静安门初见她时金玉华贵的模样,不禁心头酸楚,默默叹息一声,拗不过她的固执,勉强收下了。</p>
在胭华殿运木锄钉的时候,谢玿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儿,那种苦恨之意久了,便也不觉得难熬了。</p>
可口舌之干苦却越长久越难受。</p>
于是,她趁无人看守之际悄悄寻到这胭华殿偏院,果见残雪衰草中,一口黑沉森凉的石井赫然在目。</p>
这皇宫,她毕竟还是熟悉的。</p>
不觉苦笑一记,她缓缓放下井辘,用一旁闲置的木桶打上水来。</p>
周尚明远远看着井旁那人,单薄衣物在风中簌簌抖动,整个身子比以前更是纤瘦许多,虽是头发散乱脸颊着污,姣好的面容却依然如昔。</p>
明珠蒙尘...</p>
就连他,都不觉要叹一句明珠蒙尘。</p>
然而,看着那人离去的方向,他依旧悄悄走到井台边,将手中一包粉末缓缓倒下去。</p>
大约...这种人太灼人双眼,原是不该存在这世上的。</p>
谢玿一回到掖庭,前脚还未跨进漏风的卧房,只听远处嘈杂声起,一群人冲将进来,不由分说便将她双手反绑,连推带搡带走了。</p>
常钊眼看这群凶神恶煞破门而入,显然来者不善,霎时也是吓了一跳,待回转过来,猛然间想起了常来探望谢玿的那个小宫女,便又赶忙穿回外衣,往掖庭中宫方向而去。</p>
再说谢玿,其实倒无甚畏惧,事到如今,便是说此次要将她推出宫门斩首示众,她也不大惧怕了,反而觉得是种解脱。</p>
只是...这种尴尬的屈辱,怕是还不如死了干净吧...</p>
那群人带她去的,竟是胭华殿。</p>
殿中的气氛异常压抑沉闷,白天初建好的戏台红索飘荡,竟莫名有些阴森。屋内,更是一股浓到冬风也吹不开的药味,沈雁杳躺倒塌上,发鬓散乱,脸颊青白,不施脂粉,随意盖着一条月白色绣花锦被,此刻正伏在鸿柔膝上嘤嘤而泣。</p>
侍卫按着她的肩想将她屈膝跪倒,却是一时按不下去,匆忙间便将她往地上一推,推卧在雁嫔榻前,扬长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