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有人欢喜,有人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往往都是这样。</p>
东家长,西家短,拉拉家常便饭,便是回不去的一天。</p>
那是逃逃从小到大第一次参加堂姐的出嫁,作为娘家人去的。</p>
论资排辈,老爸一辈排辈。大大(大爸),算是堂叔,二爸,还有尕爸。</p>
大大跟前就逃逃知道的兄弟四个,至于女娃也就是堂姐,稀里糊涂的好像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娃泼出去的水,仿佛记忆中不存在,偶尔听说出嫁到别的庄子里,年龄悬殊太大。</p>
基本上几个堂哥都是务农一把好手,农闲时间,就近去县城打打零工,混几个油盐酱醋钱,当然三哥是最出色的。</p>
他的亲哥一个是乡政府公家人,另一个是省城工作,还有一个没出息的他,剩余的顺风四处漂泊,为了生计,都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苦难的抉择。</p>
直到现在,才知道他的亲姐不是陌生的,而是年龄原因,深知两个苦难的姐姐生活来之不易,他还时不时索取一些钱财,真是脸皮厚,比城墙都厚。</p>
二爸是亲亲的,之所以他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比其他的堂哥堂姐都亲。二爸跟前三女娃,也就是他三个堂姐,四个堂哥。基本上都已成家,除了迈着瘸腿的四哥。</p>
基本上都是干着体力劳动,务农活。除了三哥常年四季混迹于建筑行业的泥瓦匠的包工头,闯荡江湖,在遥远的地方,敦煌,似乎那里成了他的第二故乡,除了过年的时候看见他的身影,平常的日子只能对镜望月。</p>
当属二哥混的最风光,属于农村的工人,合同工,常年在煤矿上下井,和三哥一样,也是把家当成客栈,有时候觉得特别亲切,但是总感觉哪根筋不对,有股陌生感。</p>
家里殷实,是庄子里最早有十四英寸黑白电视的家庭。</p>
记得小时候过年回家的时候,有一次拿着很多,气球哄小孩玩耍,拿着橡胶似的,对着口一顿猛吹,结果吹出来的是长长的,而且最前面有一点突出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