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p>
“脉浮”是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的反映,解释病位在表,正气未虚,为表病的主脉。“恶寒”是太阳病出现最早和贯穿始终的病状,后人将其作为诊断太阳表证的必有症状,并总结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规律和经验。</p>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症并见,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人体肌表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理机转,是太阳病的基本特征,也是表证的共有症状,所以列在太阳病篇之首。</p>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症同时并见于外感病的早期才是太阳表证。如只有恶寒,而脉象不浮甚或沉微,则有可能是三阴虚寒病证,尤其是少阴阳虚寒化症,心肾阳气虚衰,阴寒内盛,常见恶寒,且四肢逆冷,下利清谷,后世称之为“形寒怕冷”,这是阳虚不能温煦周身所致,与太阳表证的恶寒相去甚远,临床需作仔细辨别,切勿混淆。</p>
……</p>
经过一番学习,姬叶光的头如炸开一样,看样子这伤寒论并不像药材那么简单,光凭记忆是无法完成药理、药效、药证等认知的。有些什么表证、脉象、经络等都够现在的他吃一壶,原本还想着现在自己修真有成,记一些东西而已,现在学来果然没那么简单,不仅要记得住,还要联系好,更要应用实践到位。</p>
这一日后,整整三年,姬叶光没有再多想一个快点行医的念头,一门心思扑在了药材、药理、药证等基础要义上,更是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读了一遍又一遍,翻了又翻,背了又背,学了又学。</p>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p>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这和修真悟道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p>
《伤寒杂病论》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p>
《难经》对人体的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p>
《难经》和《伤寒杂病论》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和研究了人体因内外变化而产生的病证,又从不同表象进行诊治,在一定程度上为修真打开人体自身启迪了方向,从另一面阐述了修真是如何提升人体自身,从而感知灵气,进而得道以助,最后悟道成仙的一个潜在过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