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的孩子多了,也大了,所以现在木箱子剩的钱也不多,一共就剩下10.83分钱,大家可以数数”</p>
“和账本上的记得一样”蔡同志说</p>
“河小子……你说这个钱”</p>
“叔爷,这个钱就留给娘吧”</p>
“不用,老婆子可不敢要,怕到时候还不知道有人怎么说我这个婆婆呢?”</p>
“那,炳睿家,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钱。”</p>
“暖丫头虽说过继给了老三,可是不管怎么说都是老二的闺女,再说了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亲妈的喜欢,这个钱就给她吧,老婆子打算过两年送这个孩子去上学,到时候就给这个孩子交学费吧,听说现在孩子的学费是一个学期2块5毛钱,这样能供应到她上二年级,老婆子呢?平时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糊掉火柴盒,在加上政府给的补助金,怎么也能供应她上学。”</p>
“这个办法不错,河小子,你娘说的对不管怎么说,暖丫头也是你闺女,虽然过继给了溪小子,可是这又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你的亲闺女吗?你好好把她养大,到时候不比养儿子差”</p>
“叔爷说的对,昌河呀,你可得听叔爷的,你没看到前街老谢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p>
“谁说不是呢?这老谢家,五个儿子,不喜老二把他从小就过继出去,现在他躺在床上起不来,还不是他那个过继出去的儿子在跟前伺候”</p>
“谁说不是呢”</p>
李昌河想了想老谢家的情况,几个儿子可不是让他婆娘养废了吗?赶紧说“叔爷,您放心吧,小子知道该怎么做”</p>
“那就好,昌平”</p>
“在呢?叔爷”</p>
“老头子说你写”</p>
“好的叔爷”</p>
“1956年12月17日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初六,今李炳睿家的和李昌河家分灶不分家文书:一炳睿家住原来的屋子,并带着昌溪家的暖丫头住东屋,厨房和柴房现在也归她们两个用。二除了鸡归炳睿家,铁锅一后以及用具留一套以外,其他按人口分。三粮食以粮本为准,炳睿家和暖丫头单独分出去,其他的归李昌河一家。四李昌河每月给老娘3块钱养老费,50岁以上给4块,60岁以上给5块,以及每月给10斤粮食,至于端午、中秋、春节就另算。五在炳睿家生病住院有李昌河照顾并出钱,直到养老送终,否则李炳睿名下的房子不归李昌河以及她的子女所有。”</p>
“叔爷,写好了”</p>
“那是誊抄几份,签字画押后,炳睿家这份,昌河那一份,老头子一份,给街道办事处一份,在写一份交到公安局把粮本分开吧,要不然到时候除了什么叉子说不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