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七十年代中期,“文运”运动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真是“你方唱霸他登场。”红星轧钢厂的李主任,凭借自身的能力和不俗的手腕,再加上身后有靠山,虽没有得到高升,但轧钢厂的大局被他牢牢地掌控住了。</p>
这几年,何雨柱在厂里按部就班的工作虽然乏味,但也有它的好处,至少让家人感到踏实和安全。他跟着李主任与光同尘,但没有放弃去保护一下原杨厂长杨爱国为首的一批在牛棚改造的轧钢厂骨干。当那些在牛棚被改造的对象没有信心,看不到希望,准备放弃自己的时候,他们总能得到来自何雨柱的关怀与帮助。</p>
何雨柱在闲暇之余,习惯在轧钢厂周围闲逛,碰巧遇到有意卖房子使用权的人家,他会顺势低价收购;再通过以大换小或者用新换旧的方法,和何家隔壁院子的住户们换房子。经过他这几年的苦心经营,和四合院周围的邻居们谈天说地、畅谈人生,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隔壁93号四合院的住户,都被他忽悠走了。现在整座南锣鼓巷93号四合院都在梁拉娣、何小橡、何小林、何小楠名下。</p>
梁拉娣因为出生根正苗红,外加自己积极进取,这几年已经成长为了红星轧钢厂附属育英托儿所的所长。她白天忙碌工作,下班时间紧盯孩子们的学习,晚上在何雨柱身下尽显温柔,让其交尽了公粮。</p>
何家的孩子们经历了1968年至1970年学校实行推荐招生,1972年暑假后恢复了考试和升留级制度,1974年,实行开门办学,师生下厂矿农村劳动。他们在何雨柱的坚持下,求学之路虽有波折,但一直在学习知识的路上前行。</p>
何雨柱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并没有跟着社会大环境随波逐流,认为知识无用,他提前把小学、中学、高中的教材,都备了好几套在家里面。有了教材,加上冉秋叶持续在何家做家庭老师,何家孩子们个个是真才实学的小学、中学、高中生,而不是那些很水的工农兵学员能比的。</p>
随着很多学校 “停教停学”,老师们被冠上了“臭老九”的头衔,知识分子的处境跌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臭老九”基本成为了社会最下等的阶层。冉秋叶也和其他的老师一样,被波及到了,但她有红星轧钢厂革委会副主任何雨柱给其背书,所以她每天除了借口到何家来找何雨柱进行长时间的思想汇报和学习,就不用像其他老师那般,需要去参加扫马路、清理公厕等改造劳动。</p>
吴双木和冉秋叶结婚后,感情融洽,也有了他们的儿女。这几年,他参与筹建了四九城武术队,并任四九城武术队副领队兼总教练。而四九城武术队成了广大孩子们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那里,能学到纯正的龙国功夫。四九城武术队在什刹海西岸,离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很近,何小橡、何小林在业余时间,都会去那里当助教。</p>
于海棠在何雨柱的鼓励、帮助下,被推荐去了工农兵大学学习,而她的儿子于栋梁则由她的父母帮忙带着。因为四合院对门院里的房子,装修后的居住条件实在太好,于海棠父母也搬了进去,也没有再提过让于海棠母子回于家,他们一有空闲就带着于栋梁来四合院里玩。不过,这几年他们还是经常会劝于海棠:趁着年轻,抓紧招个上门女婿。可惜,每次都被于海棠搪塞了过去。</p>
这个时代,厨师作为“八大员”之一,何雨柱的师兄弟们都过的很不错,所以相互之间的来往也频繁,逢年过节、有事没事都会带着家人去师父罗建荣家相聚。罗建荣参与了这么些年的国宴,在业内慢慢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声誉,而师兄王胜、陈康年在师父的助力下,隐隐有接过师父罗建荣衣钵的趋势。不管是在四九城饭店,还是这两年的国宴,罗建荣实操越来越少,基本以王胜、陈康年代劳为主,而他则在一旁指导。</p>
四合院里的大多数人,虽身处“文运”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虽生活平淡,但能岁月静好,却也幸福。平凡的日子里,大家每天都在过着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没有大喜大悲,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