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看完后对等候的陈吉说道。</p>
“董尚书放心,奴婢这就回去禀告陛下。”陈吉放下茶碗回了一礼。</p>
“那就有劳陈总管了。”董仲舒亲自将陈吉送出了门口。</p>
送走了陈吉后董仲舒没有耽搁,带着刘彻批阅过的奏折就去了太史局的属衙。</p>
黄道吉日这种事情董仲舒不懂,还得请太史令司马迁测算一番。</p>
太史局可不仅仅是记录史实,他们还要负责天文、历法等等工作,对这一类的学识董仲舒并不精通。</p>
进了属衙之后两人客套一番,司马迁请董仲舒坐下后才开口问道:“董尚书,今日前来有何指教?”</p>
“哈哈,太史令太客气了,指教不敢,本官是有事相求啊。”董仲舒客气的对司马迁说道。</p>
论官职董仲舒远比司马迁高的多,但太史令这种官职不能等闲视之,万一他手抖一抖,对吧,自己可能就“青史留名”了。</p>
“董尚书请说。”司马迁抬手示意董仲舒尽管开口。</p>
董仲舒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口说道:“陛下要封禅的事情太史令也知道,现在流程礼仪都已经确定了,就差选一个黄道吉日了,还请太史令助我。”</p>
“哈哈,这是我的分内之事,董尚书何故如此客气,董尚书无须着急,容我测算几天便有答案。”司马迁大笑一声答应下来。</p>
“如此就有劳太史令了!”董仲舒起身对司马迁谢道。</p>
“哈哈,董尚书客气了。”司马迁微微颔首。</p>
这些天来董仲舒的心理压力不小,生怕搞错了什么事情,现在一切落定董仲舒终于松了口气。</p>
司马迁经过三天仔细测算,选定了八月十八这个吉利的日子。</p>
董仲舒得知后没有耽搁,立刻将黄道吉日禀报给了刘彻,刘彻大笔一挥直接同意了这个日子。</p>
封禅可是件大事,尤其还涉及到刘彻的出行安全,刘彻只是动动嘴,下面的臣子们要跑断腿。</p>
首先就是随行的官员,大臣们的意思是让太子刘据在长安监国,有什么事情也好处理。</p>
不过刘彻拒绝了。</p>
刘彻的理由是,封禅这么大的事情,太子怎么能不在旁边?他老子这么大的功绩,身为儿子就得在一旁做见证。</p>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领头官员也得跟着去,不仅是给刘彻这个天子作见证,也是天子对他们的恩典,六部尚书也得一同随行。</p>
至于朝堂政务,反正最近也没有什么大事,留下各部的侍郎以及三省的副官也就足够运转了,真有什么大事还得奏报天子才能决断。</p>
武将这边,卫青霍去病都在随行之列。而且两人各带一万羽林骑负责刘彻外围的安全。</p>
至于刘彻身边,自然有羽林卫以及期门郎这些禁卫军负责。</p>
七月初七,刘彻的御驾从长安出发,一路要巡视华山,嵩山,最后抵达泰山。</p>
刘彻东巡一方面是为了封禅泰山,一方面也是巡视各地风土人情、民生吏治。</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