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朱高炽在听完关于朱高煦等人航海的事迹后就让其余人离开了御书房,朱高煦等人和自己的姨母陪同徐妙云区太医院检查保养,太医院目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简单检查。徐妙云每隔七天都要去太医院进行保养检查。</p>
这个时候奴儿干都司指挥使康旺来到了御书房,向朱棣和朱高炽汇报了东北的情况。</p>
康旺汇报说:“目前东北地区各部暂时平稳。我们的军事要塞修建工作推行的很顺利,也按照陛下的要求雇佣本地的女真人参与修建!要不了多久各军事要塞的修建也会完成。剩下的就是修路了!由于东北地势平坦,比之关内的基础条件很好。所以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p>
朱棣点点头说:“不错,看来东北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我们要鼓励百姓迁徙至东北耕种土地。同时还是要仿蒙古例,逐步建立政权机构,任命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官职,也要修建学校之类的。同化那里的人!”</p>
康旺说道:“启奏陛下,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至关重要,便是那朝鲜。自从李成桂建立朝鲜国以来,虽表面上对我大明朝恭敬有加,朝贡从未间断,但暗地里却未曾停止过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渗透。不仅如此,朝鲜地方官员对于本国百姓前往东北盗窃资源、侵占土地等行为视若无睹,甚至有意纵容。”</p>
朱棣听闻此言,面色愈发阴沉,嘴角泛起一抹冷笑,说道:“好啊,好得很!朕的大明军队驻扎于江华岛之上,他们竟然还敢如此放肆!”</p>
接着,他转头看向朱高炽,吩咐道:“传旨外务部,派遣使者出使朝鲜,给他们一个严厉的警告。告诉他们,胆敢越过鸭绿江半步者,必将严惩不贷!至于那些越界的百姓,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乖乖滚回朝鲜老家去;二若是愿意留在大明,则必须学说汉语,按时缴纳赋税!”</p>
朱高炽回应道:“陛下圣明!如今内阁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一批参与改土归流计划的官员名单及相关事宜,与此同时,关于辽宁地区的行政建制规划也已圆满落下帷幕。此外,因北平城垣拓展之故,大量建筑材料得以积存。此时运往东北,恰如其分!”</p>
朱棣颔首,表示满意,接着说道:“朕深知东北地域辽阔无垠,但其物产丰饶、土地肥沃,实乃农耕之良选。若善加开垦利用,他日必将成为我大明之谷仓!故而务必将此地彻底归入我朝治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已是刻不容缓!对待那些女真族人,需严加驯化管教,绝不可纵容姑息;另一方面,亦须谨防朝鲜之国觊觎染指!”</p>
在风景如画的朝鲜仁川港,气氛异常庄重肃穆。朝鲜国相率领一众大臣们早早地守候在岸边,满心期待地迎接即将抵达的大明天使。众人目光紧盯着遥远的海平面,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p>
突然间,远处的海面上缓缓浮现出两艘巨大无比的船只身影,宛如两座移动的山岳,那便是威名远扬的大明水师!在场的所有朝鲜人都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得瞠目结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他们曾通过使者了解过大明的一些情况,但亲眼目睹如此宏伟的战船,还是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p>
这些战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装备精良,旗帜飘扬,气势磅礴。每一艘战船都散发着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感,仿佛能够轻易碾碎一切阻碍。站在岸上的朝鲜人们不禁暗自感叹:原来大明竟是如此强大,其国力之盛、军事之强远超他们的想象!</p>
此时此刻,原本已经觉得自己国家比较弱小的朝鲜人,面对大明的威势,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他们意识到,大明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而自己的国家在其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如同一只随时可能被捏死的蚂蚁一般脆弱。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他们对大明越发尊崇和畏惧起来。</p>
船缓缓地靠岸,稳稳地停泊在了港口边。大明外务部侍郎陈诚迈着稳健的步伐,从船上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神情自若,带着一种威严和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