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曹德建造这座医院,目的就不是为了挣钱。
因此,无论是药价,还是诊金,都非常的低。
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吃不上酒肉没什么,饿两天肚子也不算什么事,可若是得了病,那可真是罪大恶极了。
得病,就意味着花钱。哪怕是伤个风发个热,只要医馆中走上一趟,少说也得几贯钱。
寻常人家,一年能有几个收入?
如果是什么疑难杂症,那可真是要了亲命了。先不管治得好治不好,就说这钱从哪出?总不是大风里刮来的。
一石米才卖二百多铜钱,眼下的田地,肥田亩产能有十几石,苦田亩产只有一两石。大多数情况下,三石四石是最正常不过的。
哪怕一个农户手里面有几十亩地,不用交租不用交税,地里见的所有的东西全是自己的,一年的收入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钱。
两万钱,就是二十贯,就这还没去掉吃喝。家里有人发烧咳嗽了,只要去看医馆走一圈,能下去一小半。
看病之难,看病之苦,曹德深有体会。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极力压低成本,力争给病患们最低的价格。
医院的草药是直购的,由华佗牵头,由王赈、王斌兄弟作保,从高平、谯城、山西、山东等草药基地直接选取、拉运。
医院中所用的草药,价格比专门的药铺里还要低。
医生们的诊金,则由医院统一收取,全折合在挂号费里面,一律是五个铜板。
关于这一点,医生们也没意见。毕竟,他们的薪酬是司空府发放的,按评级领取,从实习医生到首席医师,对应的俸禄是多少,司空府就会按月给他们发放多少。
在把所有的问题全都考虑在内后,许昌百姓前来看病,如果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咳嗽发烧一类,实际花费只有几十个铜板。
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简直是一记响雷,重重的砸在了许都百姓的心中。
以前大伙得个病,就怕去看医生,得花钱啊,恨不得藏着掖着。碰到了热心的亲朋好友来劝,明明自己已经烧得面红耳赤,都快站不住了,可还是要咧开嘴呵呵的笑,说上一句“没事,我热的,没得病。你们放心吧,没真没得病。”
小病不用治,扛一扛,它自己就过去了;大病治不好,忍一忍,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讳疾忌医这种状况,大伙心里都明白着呢,但自己的苦自己知道,没法给外人说。
现在好了,许都人民医院,也就是曹德刚刚建好投入使用的那座医院,去看个病拿个药,不过几十个铜钱。
几十贯钱没有,几十钱总该有吧?
哪怕是再穷苦的百姓,也总有吃饺子的那天;再家徒四壁的人家,也多少都会有点东西能。
若是那些实在揭不开锅的,家里一个子儿没有的,到山林里打一担柴,到草地里挖点野菜,往城里跑一趟,十几个铜钱是能换来的。若是勤快些,凑个二三十钱不是什么大问题。
以往那些不敢看病,甚至是唯恐外人瞧见自己有病的状况,在医院的建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不管自己病得多重,总是说没事,没事。如今呢,擦着了也好,碰着了也罢,哪怕真的发烧伤风了,人们心里也不慌了。
有钱的带着钱,大大方方的走进医院,挂个号拿个药,拎着大包小包回去了。
没钱的也不急,到米缸里挖上两斗米,到山头砍上两担柴,往肩膀上一背,麻麻溜溜的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