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天越来越热,治疫队伍马不停蹄赶往巢州,民愤言论也同样赶赴上京。</p>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胡量熔火烧灾民不管成没成,做出举动是真。</p>
从南地至上京,民怨沸腾如飓风,席卷而来,甚至有不畏生死之人敢作诗赋暗讽。</p>
整场舆论风波里,唯有覃叔扬获得表彰,胡量熔乃至整个梁党都被拉出来鞭挞,甚至已被贬至偏远小城的魏廷也难逃唾骂。</p>
至于天佑帝就更不必说了,作为皇帝,首当其冲要被天下人问责。</p>
最怕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天佑帝在宫中寝食难安,无心修炼。</p>
朝中老臣谏言让他出罪己诏,以平息民愤民怨,可他根本不想出,梁党的罪过,凭什么要他来背。</p>
可不出又不行。</p>
说到底,他是好得不够纯粹,坏得不够彻底,既做不成贤仁明君,又不愿做昏聩暴君。</p>
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中间很难受。</p>
最终他还是抵不住骂声,下了罪己诏,大意:在今兹灾变,或因朕躬敬天不诚,或因政有所失,未能上顺天心,下遂民愿。兹事体大,朕不敢辞其咎。</p>
朕思之再三,深感愆尤。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朕今下诏罪己,以明己过,以儆效尤。自兹以往,朕将亲贤臣,远小人,修政德,兴教化,以期天降吉祥,民享安康……</p>
内阁自首辅梁示崇以降随之纷纷表态,巢州水灾疫病,罪在内阁,罪在臣工。</p>
为息民怨,梁示崇自请受罚,天佑帝巴不得惩处他,可总有帮朝臣偏要跟他对着干,要为梁示崇开脱求情。</p>
到最后,只是罚减俸禄作罢。</p>
天佑帝此时只寄希望于能查到胡量熔贪墨疏浚银,孝敬张极峥和梁示崇的罪证,这样他就能光明正大,不受任何阻拦地搞掉梁党。</p>
当然下完罪己诏还不算完,天佑帝又补发一道旨意给齐王,让其尽快审理胡量熔,罪证充分后,不必槛送回上京,直接就地正法。</p>
唯有让灾民亲眼目睹罪魁祸首正法过程,方可平息天下人的怒意。</p>
恰在此时,又有一个噩耗传来,被贬为庶民的宋钊在流放途中失足落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p>
一同落水的还有两个搭救他的解差。</p>
到底是亲生的儿子,宋钊做景王时,与天佑帝没多少父子情,等他被贬为庶民流放,失去威胁,又不幸遇难身亡后,天佑帝才开始痛惜。</p>
连续几个坏消息,使天佑帝遭受不住打击,又一次病倒了。</p>
国师大人此时正在两道测风水,赶不回来,是以由护国法师和贤妃随侍床榻。</p>
不过天下人并不关心皇帝的病情,他们只关心巢州疫病治得如何,可巢州却迟迟未能消息传回。</p>
倒是安北大败北凉军的喜讯传回来了,至于安东,还是老样子,没有夺回平阳城,却也没有再失守,双方僵持不下。</p>
阮氏一面喜,又一面忧。</p>
自从徐庸走后,她就夜夜睡不好。</p>
府中只剩母女二人,徐琬便干脆搬去和阮氏睡一块儿,白日里就在主院练武,陪她说话。</p>
这日半夜,阮氏被噩梦惊醒,哭着同徐琬说,她梦见徐庸染疫死了,医官说不能留下尸体,只有被火焚烧后剩下的骨头渣和一捧灰。</p>
徐琬宽慰她,“娘,梦都是相反的,您梦见爹死,那他一定会长命百岁的。”</p>
“您定是太过忧虑,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别想了,好好睡觉吧。”</p>
哄完阮氏,她心中却不能安,齐王不是善茬,也许真的对徐庸下手了,日日在病迁坊奔走,染疫是再正常不过的,谁能说这死法蹊跷。</p>
这样一想,她彻底睡不着了。</p>
深夜静谧,阮氏安然地睡在床上,徐琬坐在床前,看着她出神。</p>
如今徐怀宁不在家,她既是徐琬,就要做该做的事。</p>
她该去一趟巢州,宜早不宜迟。</p>
这么想着,便悄悄推门离开,回到云光院,紧锣密鼓地收拾东西。</p>
做任何事都永远没有绝对地准备好的那一日,如今火烧眉毛,就更没法儿瞻前顾后了。</p>
杀不掉齐王,至少要保住徐庸。</p>
外头天色渐渐亮开,徐琬看着收拾好的一包东西,琢磨着去同阮氏说一声。</p>
刚出门,便看见来寻她的春喜,“小姐,你怎么回院里了,夫人一早在找你呢。”</p>
“我回来收拾点东西,这就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