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景泰年间减到一千八百人。</p>
到弘治年间减到一千二百人。</p>
国子监生每次都有宁可被开除也要逃跑。</p>
原因很简单,白干,没钱,太苦,每查一次要一年时间。</p>
夏天岛上潮湿闹热,岛上蚊子比苍蝇还大,从早到晚,从黑到亮,没把人咬死,却能把人吵死。</p>
千百人在挤在小岛上吃喝拉撒,屎尿遍地,别提有多酸爽。</p>
到后来,朝廷连几万两的审核工本费也经常给不起,所谓的查册审核,只是走个过场。</p>
每次造新册,要新建六十座库房,经常是这边在盖新的,那边旧的塌了。</p>
库房盖在湖上,黄册极易上潮。</p>
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搬出来晾晒,晒着晒着就晒没了。</p>
有时候碰到突降大雨,数以万计的黄册被泡,简直欲哭无泪。</p>
湖上耗子大如猫,肆无忌惮啃啮黄册,顺便吞啮天下田粮之气。</p>
京库尚且如此,地方上就不用说了。</p>
朱元璋对自己苦心孤诣发明出来黄册颇为自豪,每次大造黄册,他都要郑重其事地祭告天地。</p>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黄册,打开了明朝黑暗吏治的魔盒。</p>
在编造黄册的过程中,里长会同胥吏、官员,按照自己的需求,随心所欲填写。</p>
黄册具有天然的局限性,颇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p>
比如,耕牛当年登记的时候确实有,但过一两年,牛死了,今后八九年,胥吏们可不管这些,依然按有征税。</p>
百姓们因此苦不堪言。</p>
再比如土地被洪水淹没了,却依然还是按有田征收。</p>
一场传染病来了,家里人死光了,侥幸活下来的那一个,却要负担已经死去几年了的家庭成员的份额。</p>
这可真是两眼望苍天。</p>
县里的官吏拿着这么一个册子,去找户主。</p>
找不到户主找亲戚。</p>
找不到亲戚找邻居。</p>
邻居全空了,找隔壁村。</p>
所有村子全逃荒去了,那就全县摊派,以此类推。</p>
在老百姓眼中,黄册就像是阎王爷的勾命的生死簿,尽勾穷人的命。</p>
黄册的乱象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而那些官吏们却借此中饱私囊。</p>
他们勾结起来,将富人的田地划到穷人名下,使得富人逃脱赋税,而穷人则背负沉重的负担。</p>
这一行为不仅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引发了无数的民怨,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屡屡出现乡民纵火焚烧县里的黄册库。</p>
黄册制将子民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大类,大家各司其职,田有人种,仗有人打,武器有人锻造。</p>
但朱元璋似乎忘了,人是流动的,不会因为他划了一个又一个框框就静止不动。</p>
而大量的流动人员,必然会对僵化的底层治理架构形成致命的冲击。</p>
明朝中后期,大量流民涌现,令朝廷无比恐慌,疲于应付,这就是黄册制度所带来的最直观的弊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