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两个状元(2 / 2)

刘彻:“三七开啊!”</p>

先前听说北不如南,还以为只能挂个零头呢。</p>

如果大汉开科举,关中七关东三,哪天关东无一上榜,他也不会信啊!</p>

糊糊:“朱元璋在意公平吗?在意。</p>

但不是这一场考试的公平。</p>

换句话说,绝对的公平就是不公平。</p>

春榜成绩朱元璋并没有否定,让原榜三甲都进了调查小组,就说明对他们是信任的。</p>

复核调查小组最核心的任务,不是调查,而是补录。</p>

只要复核开列的名单有北方士子就不会处罚,不管北方士子有多少人,也不管这些人成绩好不好,只要有就行。</p>

也就是说,朱元璋成立调查小组的目的,不是去调查第一次结果是否作弊,或者说推倒重来,而仅仅是为了增加北方学子入仕。</p>

《明史》记载: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p>

这里讲的这个不称旨的‘旨’,就是要求增加北方学子入仕的旨意,如果他们称旨了,还会有后面的冤吗?必然没有。</p>

因此,朱元璋后头下狠手的原因,不是第一次结果是否舞弊,而是第二次让增加北方学子,却没有遵旨照办!这才是冤与不冤的的真正关键点。</p>

增加北方进士录取人数,是朱元璋的温和办法,也是最容易平息非议的办法。</p>

当然第一轮的主考官肯定会吃点瓜落背点黑锅,但没想到第二轮的调查团头那么铁,直接维持‘原判’。</p>

这下不仅惹恼了北方士子,也激怒了朱元璋。</p>

朱元璋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p>

翻起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p>

这个理由,反倒证明了刘三吾没有科考舞弊。</p>

朱元璋没有流放过百岁老人沈万三,但发配过八十多岁的‘小年轻’刘三吾。</p>

12人的调查团也不能幸免,张信一开始是质疑录取结果的,甚至说正是他的质疑,朱元璋才让他牵头组织12人调查小组。</p>

但最后张信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春榜状元陈?判处流放,终受牵连被杀,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p>

只有侍讲戴彝和榜眼尹昌隆二人免罪,因为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p>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钦点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p>

两份榜单同时生效,千古未有。</p>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点了两个状元,也杀了两个状元。</p>

张信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p>

。</p>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