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村祠堂向东约三里的一座山脚下,有一处平坦的空地。</p>
空地上除了稻草没有其他任何装饰品,这是上一个在这里生活的村民留下来的痕迹。</p>
这是每年秋收最热闹的地方。</p>
家家户户的稻谷都会运到这里来晾晒,这应该是除了房屋,附近地势最平坦的地方。</p>
只是这里已经开始有些荒废,只剩下几捆发霉的稻草零星的堆在角落。</p>
大家心中也清楚,这里是最适合秋收的地方,大杨村的人来这安居不久,还没有来得及修整。</p>
等到农闲的时候,这里迟早会恢复,成为大杨村百姓的晾晒场。</p>
不过春季的最后一个夜晚,这寂静许久的垛场还是迎来了久违的热闹。</p>
白家三兄弟一人一条长长的板凳,走在最前头,早早就往垛场去占个好位置。</p>
其他人脚步不急不慢地走在后面,路上还遇到刚吃完晚饭的其他人,聚在一起边走边闲聊。</p>
刚出村子,就能看见垛场那里已经点了火,发霉的稻草经过晚春温暖的阳光晾晒,发挥它最后一丝余热。</p>
越走近,就越能听见那嘈杂的声音传来。</p>
孩子们围着火光嬉笑打闹,丝毫不见白日地里挖土豆的辛劳,他们的精力就像是个永动机一样,不知疲惫地规则运转。</p>
“爷爷奶奶,爹娘,村长让我们家坐在前面,说是待会有重要的事情要说。”白青山带着两个弟弟安置好,就出来迎,生怕大家在人群中找不到地方。</p>
白爷爷看了一眼在忙碌的杨村长,对着家人说道:“既然是村长的意思,咱们就去前面做吧!”</p>
说是前面,但其实整个场地已经在杨大明的带领下,围成一个半圆形。</p>
这对于人口并不多的大杨村来说,已经足够,第一排向后延展,也不过是五六排的人。</p>
白青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村里的大会,新鲜感上来,稀罕地向后望去。</p>
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逃亡的路上都见过。</p>
只是今日火光照射下那些熟悉的面孔,从麻木胆战心惊变成了如今神采奕奕的模样。</p>
那是和平生活中锤炼出来的独特气质。</p>
眼见着乡村的小路上已经没有人影,杨村长又让杨大明清点了一下人数,这才开始进入今个儿晚上的正题。</p>
“咚咚咚!”三声铜锣敲响,一道更比一道响,让原本说话的人立马噤声。</p>
杨村长站在最前面,左手铜锣,右手锣锤,这是祠堂里寄存着,村里办大事才会出场的大家伙。</p>
“诸位安静听我说,我老了,声音也没有以前那样洪亮,可不能再让我这个老头子吼个没完喽!”杨村长玩开了个不错的头。</p>
只见众人纷纷笑道:“村长,你就别谦虚了,咱们谁不知道你当初站在草垛上吼得山林里的鸟都飞跑了的事情啊!”</p>
有些跟杨村长熟悉的人也玩笑说道。</p>
杨村长摆摆手:“那些个陈年往事也只有你们能记得,我在这村长的位置上待了二十多年,不说无功绩,但至少也能为大家谋个公正。”</p>
他说的有些垂老的落寞感,但脊梁依旧挺的很直,身上在位多年的傲骨依旧不减。</p>
人心也是肉做的,你若诚心待人,自然也会有人诚心待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