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朱翊钧回房间的路上,卢飏暗暗琢磨,这么大的人情,如何能让太子和朱由校那小子知道呢,做好事不留名可不是卢飏的作风。
第二日,吃完早晚,卢飏陪着朱翊钧去了附近的农田,看了新式的打井之法,卢家庄附近的这片麦田,是最早用上井水浇灌了的,所以虽然如今天依然很旱,但是麦子的长势却非常喜人,已经有了丰收之相。
此时正是三月份,小麦已经长到了人的小腿处,春风拂过,麦禾翻滚,朱翊钧心中甚是舒畅。
“打井之法要尽快在推广,京畿推广完了,就往西北、山东和中都之地推广,这些地方都是缺水的地方,若是有了这井水灌溉,以后就不怕旱灾了。”
朱翊钧跟后面跟着的一个太监说道,那个太监便拿着笔记了下来,等到回京之后,便着内阁办理。
朱翊钧接着又对卢飏说道“朕要在你这里选一些会打井的人,然后给他们封个九品的吏员,让他们去各个县里推广打井之法,你这里会打井的有多少人?”
卢飏想了想回道“小子这些日子培训了一些人,还有一些从京畿之地前来学习的外地人,加起来差不多有个五六十,若是一个县一个的话,差不多京畿之地也能满足了,但是其他地区若是推广的话,人手却是不够的。”
“没事,如今京畿旱得厉害,就先急着京畿,等这边旱情缓解了,再让这些人去山东西北和中都之地去教授打井之法。”
被卢飏开导了一番,朱翊钧干事创业的精神头又有了,于是也开始关心农事了。
“这少卿是个好孩子,之前国泰和常洵的事也不是他的本意,你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
郑贵妃此时也跟着朱翊钧出来踏青,朱翊钧有心缓和两方的关系。
其实关于福王就藩的事,郑贵妃也知道这不管卢飏的事,都是那些酸儒的事,或者说郑国泰围攻国子监的事只是个引子,即使没有这个引子,那些酸儒也会找别的引子,毕竟福王已经三十多了,老赖着不走也不是个事。
但是自从这件事后,郑贵妃就是看卢飏不顺眼,觉得这小子跟自己跟郑家五行犯冲。
“娘娘,小子知错了,为了给娘娘和国舅爷赔不是,小子准备给国舅爷想了一个挣钱的生意,而且小子保证这个生意全大明独一份,就当给您陪罪了。”
卢飏说着,又对着万历皇帝道“陛下,小子这不算给娘娘贿赂吧,毕竟只是一个主意而已,具体的还得国舅爷去操办。”
卢飏脑子里有各种挣钱的主意,随便拿出一个来缓和一下和郑贵妃之间的关系,也算是物有所值了,而且说到赚钱,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郑贵妃都来了兴致。
朱翊钧一直容忍郑国舅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郑国舅每月都给郑贵妃银子花,而且不少,郑贵妃的银子,便是他的银子,所以朱翊钧便对郑国舅的其他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什么法子?搞得这么神秘,当真能挣钱?”
郑贵妃之前在云舒和吴香的陪同下去看了肥皂工厂,肥皂她也在用,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利润,如不是卢飏圣眷正隆,她便想着将此据为己有了。
所以,虽然郑贵妃对于卢飏不怎么待见,但是对于他赚钱的本事还是很服气的。
此时,郑贵妃一听卢飏说起挣钱的法子,便也有了兴趣。
卢飏也不卖关子,便让大石头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然后推开火柴盒,抽出一根,在侧面一划,顿时就起了火焰。
朱翊钧和郑贵妃都被震惊了,这时期的引火之物有火镰、火石和火折子,但是像卢飏手中的这般小巧方便的引火之物却是未曾见过。
其实这个火柴是卢飏才发明出来的,准备今年面世的,但是因为要缓和和郑家的关系,卢飏便拿来送了礼。
“朕要试试。”
说着,朱翊钧接过卢飏递过去的火柴,学着卢飏的样子,在侧面摩擦,一开始不熟练,但废了两根火柴之后,便也能很熟练的引火了。
朱翊钧很是欣喜,见一旁的郑贵妃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便走了过去,亲自教郑贵妃划火柴。
郑贵妃自然不用朱翊钧教,接过火柴,刺啦一声,便引燃了火苗。
“还是贵妃聪明,一学就会了。”
朱翊钧真是喜欢郑贵妃,就跟寻常人家的老翁一样,跟老妇说笑,不过这老妇虽然五十岁了,但是胜在保养的好,皮肤又白皙,离远了看,跟三十多的妇人差不许多。
卢飏记得这个郑贵妃活到了崇祯年间,算是长寿的了。
“哼!”
郑贵妃对着万历皇帝娇哼一声,接着又对卢飏问道“这东西制作可简单,成本又几何?”
卢飏闻言,一一为其解答了。
当郑贵妃知道这一包东西所费超不过三个铜板时,心中甚是高兴,转而对着卢飏又道“你真要将这秘法送给国泰?”
卢飏闻言笑笑,对着郑贵妃深施一礼。
“娘娘,上次都是小子的错,小子年少,正是慕艾之年,为了个女子才与国舅爷起了冲突,这火柴之法算是小子的一片心意,希望娘娘不要再怪罪小子。”
卢飏又是自曝家丑,说的言辞恳切,倒把郑贵妃给逗笑了。
“你这小子,为了个女人竟然赔上了一座金山,你还真是个情种,不知道那女子是谁,让我见见,看看是不是有倾国倾城之貌?”
郑贵妃打趣,卢飏知道这个矛盾算是解开了,当下便道“娘娘,小子怕国舅爷再打上门来抢人,小子早就将她藏起来了,再不敢让她露面,此谓金屋藏娇也。”
卢飏一句话,逗得郑贵妃和朱翊钧皆哈哈大笑。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