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杨昭整理并吸收了这七天所学所悟后。</p>
上首的朱熹微笑着抚须,问道:“小友,听老夫一课,有何收获?”</p>
杨昭鞠躬行礼,答道:“夫子才情卓绝,学生受益匪浅。”</p>
这一礼行得干脆利落,更充满了敬意。</p>
因为在七天的讲座中,朱熹老夫子几乎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他的学识、传承、感悟和思想。</p>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世甚至尊称其为朱子。</p>
要知道,昔日陆地神仙赵普和初代儒家圣人张扶摇,杨昭只需细心感知,就能看出他们的修为、学识和灵光的高度。</p>
然而在朱熹身上,杨昭第一次感受到了深不可测。</p>
如果说在修为上,杨昭只觉得深不可测。</p>
在学识和思想上,杨昭则要感叹高山仰止。</p>
而从朱熹身上看到的越多,杨昭就越感到头疼,甚至无法理解。</p>
按理说,达到朱熹思想境界的人,不应轻易卷入朝廷纷争和人间争霸。</p>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升华和天地,而非权势和财富。</p>
至于修为境界,朱熹与孔平仲那样的伪儒圣不同。</p>
这位的存在,境界高于上阴学宫初代儒家圣人张扶摇,别说陆地神仙,就连昔日的太祖赵匡胤在纯粹的道义认知上,也可能不及朱熹。</p>
修为、权势、声望、财富,朱熹样样具备。</p>
这也是杨昭无法理解朱熹为何支持北凉的原因。</p>
如果仅仅是因为西楚末代公主姜妮的请求,和昔日西楚王朝遗留的恩惠,那就更加靠不住了。</p>
杨昭反复思考,说道:“朱师,为何涉足人间争霸?”</p>
朱熹淡笑着瞥了杨昭一眼,说:“小友听我七天讲述,可知道老夫所求为何?”</p>
杨昭答道:“朱师所求,乃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天授人理之道。”</p>
“正是如此!”</p>
朱熹的笑容更加欣慰,说:“我追求天命,但若顺从天命,辽宋之争、金破宋都、宋灭归元,与当下的人间之争有极大的冲突。”</p>
“亿万生灵当前,大宋千年有望,老夫岂能因一己私欲而阻挠,故求解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