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是新登基的东吴新王孙皓,他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是江东鼠辈里少数的对北伐非常有野心的东吴君主。他野心勃勃,想要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而北伐正是他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p>
刘复兴所提供的战略最让人不好接受的点就在于如果攻徐州,那就是破釜沉舟。</p>
这意味着东吴必须倾尽全力,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这场战争上。</p>
战略成功,东吴的战略态势将大为改善,说不定能够实现北伐中原的梦想。但如果战略失败,很有可能是全军覆没,之后再也无法组织北伐。</p>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策,需要东吴的统治者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p>
然而,登基时才二十八岁的孙皓年轻气盛,野心勃勃,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被战略成功后的前景所吸引。</p>
孙皓眼中燃烧着对权力和荣耀的渴望,仿佛看到了自己东吴明君的景象。他同意了这个战略,决定赌上一把,为东吴的未来拼尽全力。</p>
蜀汉皇帝刘复兴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为了改变战略态势都想要迁都武昌的冲动君主,怎么可能拒绝这种战略。</p>
他深知孙皓的性格和野心,知道他一定会被这个战略所吸引。</p>
他所需要只是选一个合适的传话人,这个人既要在东吴的朝堂上说话有一定的分量,能够在朝堂上说的上话,还要这个东吴的高管能够接受这个战略是蜀汉这边提出来的。</p>
更重要的是这个传话人还要能够足够的战略能力,能够理解这个战略意图并且还得清楚明确的表达出来。</p>
而陆抗就是这个完美人选,最搞笑的还是他自己送上门来的。</p>
在永安阻击战中,小将诸葛尚成功的完成了传话的任务,将这个战略的种子埋在了陆抗的心中。</p>
更为有利的是,客观因素也有利于这次的战略实施。</p>
北方政权发生了更迭。继位的晋王司马炎代魏称帝所进行的一系统了政策都是为了稳定政局的,对作战体系是有一定伤害的。</p>
此外,蜀汉皇帝刘复兴北伐的成功,也大大的削弱了西晋的军事实力,而且蜀汉大军陈兵长安城,不论刘复兴再怎么战略示弱,西晋都不可能不防。</p>
这原因也就综合导致了西晋的可调配兵力严重不足。</p>
于此同时,天工作美,267年年九月,晋国青、徐、兖、豫四州爆发洪水灾害。水位上涨利于吴国的水师通行,却不利于晋国骑兵机动。对吴军而言,是个难得的进攻契机。</p>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实际上这场战争最大的因素还是源于东吴君主孙皓那完全不切实际的野心。</p>
也正是这完全不切实际的野心,破灭之后,孙皓变成了历史上都有名的暴君。</p>
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他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也就是蜀汉。虽然从一开始蜀汉就计划好了背刺东吴的战略计策,不过在背刺之前还是很给力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