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这第四件事,称之为,结盟。”</p>
“康大人请细说。”</p>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一处造反可成的。大家别看我,今天我们要做的事,往小了说,是拥兵自重。往大了说,就是造反。造反最好有盟友,而且,越多越好,起码可以替我们分担压力。”</p>
“康大人,在下不敢苟同,我们明显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自保而已,怎么就是造反了?”有位偏将提出异议。</p>
“在萧安眼里,你不跪他,就是造反。在朝廷眼里,不听调度,就是造反。在奸臣眼里,你不上供,就是造反。在忠臣眼里,你不思报国,皇帝就算再昏聩,你不劝谏言,却想取而代之,你就是造反。怎么着,今日我们说的事情,哪一条不是在造反。”</p>
“我懂康大人的意思,可是天下不仅仅只有朝廷和百官,还有百姓啊。萧安弑君弑父,他才是罪人,终究有一天,真相大白,百姓会支持我们的。”偏将问道。</p>
“为什么支持你?”康楚双手放在肚子上,“你能给百姓什么好处,他们要支持你?萧安倒了,能给赋税降一半,还是每家每户发十两银子?”</p>
“这?”偏将语塞。</p>
“大是大非上,百姓反而没有什么是非观念。宋国百姓知道归了大商,税收少,物价能便宜,你看他们怎么闹的。秦国楚国全靠贵族搞事情,搞了几十年了,老百姓也没怎么仇恨大商。相反,只要他们一旦每年的分利银子少了半分,就一个个堵着官府要钱。”</p>
“这,这倒也是。”旁边一位文书点点头。</p>
“秦国、楚国为讨好百姓,国力大减。百姓一有不满,就纷纷说大商对百姓怎么怎么好,其实有的地方还真没秦国楚国做得好。你看,人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康楚两手一摊。</p>
“末将懂了!只是末将斗胆问一句,是不是我们以北原为基础,招兵买马,起兵南下,征讨大商,甚至灭了大商?”</p>
“谁说我们要灭了大商?大商疆域千万里,当今天下没有一国可以灭了它。大商统一天下是顺应民心,但可没说萧安做皇帝是顺应民心!”康楚一脸祥和。</p>
“找盟友,是让他们在大商吞并天下前,多闹闹,替我们争取时间,争取政治资本。”</p>
“宋,名存实亡。但宋国贵族不服,为什么,因为一旦归商,他们地位不仅不保,财富也难以继续。为什么,因为大商本身豪族太多了,多到萧家自己都不够分的,又能给他们宋国高层分什么?但如果,我们许以高位,我们得位以后,能给他们新的机会,让他们替代现在的大商高层,你说他们会怎么做?”</p>
“秦国,确实有点能人,也正在拼命蹦跶。但明眼人都知道,顶多二十年。这秦国天天挑起事端,比如秦国一个多年前的才女破事天天拿来说,不就是想激起矛盾,让他们老百姓有秦人的斗志吗?但是,似乎没什么用,老百姓都认可大商了,吃的米都是从大商买的,没人愿意打仗。”</p>
“于是他们秦国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无非就是想表明态度,展示实力。那意思就是大秦尚能一战,贵族还是有点干货,想要吞并我,拿出点诚意来。如果萧安给他封个王,贵族封个世袭,十天内秦国就能投降。”</p>
“楚国也一样,靠着几条船和航海勉力支撑,对外是航海大国,海王。”</p>
“其实谁不知道,大商水军比楚国强!”</p>
“大商水军六大港口,北海三个,环海三个。还有数十个小港口,林林总总水军三十万。”</p>
“楚国呢,两个港口,十二万人!”</p>
“训练呢,大商北海域辽阔,内陆江河也不少,漕运也发达。之所以没有那么有名,是因为大商步军百万,水军和步军比起来,算是小兵种。而楚国为什么水军名声大,因为楚国步骑加一块才七万,比水军体量小多了。”</p>
“两国的百姓从以往的他国经验发现,并入大商之后,税更低了,吃穿用度都更好了。所以只有贵族不愿意并入大商,但又不已只能任其发展,你们说,他们的高层,是不是也在找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