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柴袆枢躬身出列,对承泰帝一礼。</p>
他今年十九岁,长身玉立仪态从容一派天家风范,侃侃而谈道:</p>
“儿臣觉得此事的起因和症结还在穆玖昀身上。他曾经屡有悖逆长辈之举实在恶劣,穆少卿对儿子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为人父母殊为不易。如今穆玖昀迷途知返也便如穆少卿所言,正是他的机遇,认祖归宗后定会好好孝顺长辈。</p>
而穆少卿多年来也是兢兢业业,若只是因家庭琐事便否认他所有的功绩,也是不公平的。宋御史虽然行事略显匆忙,但他本意是为弱者鸣不平,一身正气,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p>
承泰帝轻笑出来,调侃道:“你倒是谁都不得罪。”</p>
“父皇明鉴,穆少卿与宋御史都是朝廷的人才,儿臣不过是实话实说。”柴袆枢的态度恭敬又不失诚恳。</p>
“你说的确实是实话,只是你们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承泰帝依旧是闲适的姿态闲适的口吻。</p>
柴袆枢却不禁心头一跳,却听承泰帝又问道:</p>
“此事便如端王所说,乃是穆少卿为了纠正爱子的行为不得已而为之,如今爱子幡然醒悟也算圆满了,可谁能告诉我那本来接收了穆少爷做儿子的穆氏族人该怎么办?”</p>
承泰帝收敛笑容,威仪深重:“过继竟是如此儿戏之事?便是那族人德行有亏,在过继一事上他做过什么错事,却要成为尔等教导子女的工具?若是人人如此,还有谁敢从旁过继?</p>
养父母教导他付出心血,到头他从继承养父母手中家业后却把养父母的牌位推了,重新供奉自己的生父母。哪本圣贤书里教导你们,孝道竟是这般用的?”</p>
承泰帝居高临下的睨着穆正君:“穆少卿,做人要厚道啊。”</p>
穆正君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冷汗浸透了衣衫:“圣上明察秋毫,是微臣处事不当了!”</p>
柴袆枢也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脸色发白:“儿臣思虑不周了!”</p>
满朝文武皆寂寂无言。</p>
圣上哪是在骂穆正君,分明是在骂端王!甚至,于太后!</p>
众所周知,端王是先帝的儿子,与当今本是叔侄关系。</p>
可奈何先帝正顺帝人菜瘾大非要御驾亲征,把自己交代在外面不说,连同十万大军,尽数武将勋贵也都齐齐葬送,差点断送大周国祚。</p>
是当今于危难时被于太后从封地召回京城,承嗣大统力挽狂澜,最终将金国铁骑成功挡在东胜关外,保住大周国运。</p>
之后几年更是厉兵秣马从金人手中夺回太宁关,一雪前耻。</p>
正是承泰帝的强硬手段震慑周边,才使得大辽和金国虽蠢蠢欲动但却不敢有大动作。</p>
而于太后在召承泰帝继位之初就提出要让承泰帝立正顺帝之子,也就是柴袆枢为太子。</p>
承泰帝当时为稳固政权,虽然拒绝了,但还是封柴袆枢为端王。</p>
这几年于太后一派一直在撺掇此事,此事虽没成功,却让端王有了上殿听政的权力。</p>
不过,因为承泰帝没有儿子,唯一的子嗣只有景云公主柴凌恒一个女儿,所以于太后一派都认为,虽然端王还不是太子,但这太子之位迟早还会还回正顺帝一脉。</p>
难免就有些飘飘然。</p>
而柴袆枢虽然名义上称呼承泰帝为父皇,却是由于太后抚养长大的,其中关系就颇为微妙了。</p>
今日朝会上,承泰帝借着穆正君过继一事词严厉色,确也有敲打于太后一派的意思。</p>
承泰帝御极十五年,绝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他励精图治,让整个帝国焕发新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