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恩一声高吭的‘唱’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p>
朝会正式开始了。</p>
官员在奏事的时候,需要跪于御前用官话大声朗读自己的奏疏。</p>
如果该官员口齿不佳或声音不够洪亮,鸿胪寺有专门的官员代读奏疏。</p>
皇帝在听完该官员的奏事后,给予旨意。</p>
随后该官员退回,下一个官员出班奏报,如此循环直至无人奏事(或主持朝会的鸿胪寺官员叫停),则朝会奏事结束。</p>
在这种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操作中,所谓的朝会辩论是不存在的。</p>
规则上就不允许,时间上也不允许。</p>
所以侯平前世电视里演的什么朝堂辩论都是假的,骗子,彻头彻尾的骗子。</p>
后世的人经朝以不上朝来攻讦明朝皇帝不管事,但事实上最先对朝会表现出懈怠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p>
最初只是少数官员以各种理由请假、缺席,从宣德时期就开始出现大面积缺席的现象。</p>
宣德元年七月初四日早朝,公、侯、伯、尚书等三十人无故不到。</p>
宣德六年六月初八,文武官早朝一次不到者五百多人、二三次不到者三百多人。</p>
到了弘治朝,因为缺席的人员太多,导致午门没什么人,晨钟一响,却有千余乌鸦飞起,因此被戏称为“鸦朝”。</p>
朝会上其实也处理不了什么时政,因为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高声朗读奏疏上了。</p>
虽然有皇帝给出批复的环节,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皇帝是无法给予明确旨意的。</p>
因为没有人能将整个大明朝的资料都装在脑子里,皇帝自然也没那个能力。</p>
像一些复杂的政务,例如某地出现灾厄,官员们请示皇帝如何处理。</p>
你让皇帝怎么回答?</p>
他可能连那个地方在哪儿都不知道,连意向性的意见都给不出来。</p>
所以说不是皇帝怠政,不参加朝会,是因为没谁能长时间的白耗在这种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事情上。</p>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朝会是在露天举行。</p>
京都冷的时候能有零下十几度,在这么刺骨的寒风中,谁能在露天环境下待着?</p>
就比如现在,都二月份了,已经立春。</p>
但是京都的早上依旧清冷的可怕。</p>
就这,站在三班的最后的侯平也依旧冻得直想彼其娘之,还偏偏不敢发抖,怕被纠察的御史看见。</p>
真要在大冬天的时候参加这玩意,那还不得冻死去?</p>
因此,这种变态的朝会制度还真不是一般人愿意玩的。</p>
难怪大明有那么多皇帝不愿意上朝,这朝还真不是那么好上的。</p>
朝会开始奏报的通常都是开谓小菜,是一些御史之类的小臣在奏报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p>
重要的地位高的大臣都放在后面。</p>
朱由校身份最高,他所奏之事自然排在最后。</p>
终于,朱由校出班奏道:“启禀皇上,孙臣有本。”</p>
“奏——”</p>
“今闻山东大旱,饥民四起,山东周边各地饱受其苦,今太孙府督政通州抚治特区,百废待新,正是急需人手之机,特请准招十万灾民入通州归附。另附:招流民细则:一、建立流民北上通道,允许太孙府征调水军战船,以及民船护送灾民走运河入通州;二、请各地方衙门,全力配合通州派遣人员组织灾民北上的关事宜;三……”</p>
朱由校将奏章念完后,朝臣一片哗然。</p>
自古以来,流民都是各地最头痛的问题。</p>
地方官员对流民问题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沾上后就甩脱不开了。</p>
像朱由校这样主动要求接收流民的,亘古未有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