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都市总裁 > 俗人回档 > 第823章 民族自尊心

第823章 民族自尊心(1 / 2)

这下热闹了</p>

门户网站在讨论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p>

国内各大论坛在讨论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p>

微博更是当仁不让,边学道和“中文最牛逼”火速窜上热词榜首,然后很快衍生出一个新词组边学道真牛逼!</p>

这句“边学道真牛逼”是广大网友发自内心的评价。</p>

4000多人的“交流会”上,边学道一点不给发言者面子,直接说自己没听懂,面斥其非。</p>

不仅不给面子,还当场打脸。</p>

他客串主持人,问现场多少人听懂了,多少人没听懂,结果来了个16:3000。</p>

所有看到那张现场3000多人举手表示没听懂发言的照片,心里第一反应是震撼!</p>

第二反应是牛逼!</p>

在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度,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火爆的戏码了。</p>

新闻要想火,必须得有受众基础。</p>

相比于“阳春白雪”的“互联网”概念,边学道提出的“中文最牛逼”明显更接地气。</p>

更为关键的是,国内“深受英语之害”,对英语心怀怨念的人不少。</p>

比如说中学生群体,从几岁起就被家长拎着去英语补习班,平时没有语言环境,完全靠死记硬背,学的一点都不快乐。</p>

比如说大学生群体,国内一些高校规定没有英语四级证书不发毕业证,或者不发学位证,总而言之,英语四级不过,大学基本白读,一旦没有毕业证或学位证,就没法找工作,前程尽毁。</p>

比如说需要晋职称的群体,这帮人是最痛苦的,很多根本不需要用英语的工作岗位,偏偏要求必须通过英语考试才能晋职称。结果,年纪轻有英语基础的还好说,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可被这英语考试折磨得够呛。</p>

没办法,为了学位证,为了找工作,为了晋职称,为了提工资,有人宁可放弃专业课也要死磕英语,有人则弄虚作假买题、替考、作弊有什么招儿使什么招儿。</p>

反正考核的只是一纸分数,没人管你是不是真学了英语。</p>

怨气很多,只等一个爆发点。</p>

巧的很</p>

媒体员工晋职称时也需要考英语。</p>

很多报社的老记者、老编辑晋职称时都被英语折磨过,颇有怨言。</p>

现在,“报仇”的时候到了。</p>

其实呢,也称不上报仇,就是在写报道时稍稍有那么一点倾向性。</p>

所谓倾向性,即支持边学道的“中文最牛逼”论,变相也就等于反击全民学英语和双语教学。</p>

媒体这帮人一旦动员起来,能量那是超级大的。</p>

于是乎</p>

媒体报道里说2004年在沪市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500多名黄皮肤黑头发的学界精英出席大会。然而,这次大会上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有位大学的博士很纳闷:为何论文汇编没有中文?甚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后来,一位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不无感慨地说:汉语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p>

媒体在报道里说</p>

2004年,在燕京召开的“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一律使用英文。有经验者在网上透露,在这种国际学术大会上如果你用汉语,会感到很难堪,因为那代表你水平不够。恼人的是,这些会议名称往往还一律冠以“华人”二字。</p>

媒体在报道里说</p>

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当天,三位科学家包括数学家丘成桐在燕京大会堂面对6000多听众的演讲,使用的都是英语,都未设同声传译,大多数众包括一些从外地赶来的大学生,表示没听懂多少。</p>

最新小说: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 看到机遇后,我的人生一路开挂 离婚给我三百万?那可是我的青春,得加钱! 刚下山,就被冰山美女总裁闪婚了 高武∶我有一座神宫副本 大漠飞雪的第一本书 惹风华 末日游戏,我能无限抽卡! 离婚吧,真当我是癞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