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各地春耕的开始,各省陆陆续续开始种植杂家水稻。
朱厚照早已准备了充足的杂交水稻。
他还亲自到南京城外的一块良田里进行耕种。
这么做,在朱厚照看来,形式大于实质。
但是他知道,老百姓看到了,定然会非常激动的。他们定然会这么想,连堂堂大明的皇太子都亲自下地种田了,我们为什么不努力种田呢?
南京郊外的良田,大家都非常辛苦地工作着。
朱厚照听了王鏊的汇报,淡淡一笑,说道:“本宫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王鏊也十分激动,说道:“殿下。江南诸省都种植杂交水稻,那到了夏粮收割的时候,产量绝对是一个惊人数字呀。”
旁边的杨廷和等人也都纷纷附和。
朱厚照说道:“王大人及诸位大人说得很对。可是前提是能够确保夏粮正常收割。现在只是完成了播种这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决不能让洪水毁了咱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江南地区我倒不担心会出现旱灾,但是也不得不防。另外,其他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我们也要做好防范,防范于未然。”
王鏊回道:“殿下。前期咱们向江南诸省下发了要求,我想,各州府应该能够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也能够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杨廷和则说道:“殿下。微臣觉得,绝大多数人会认真去做的。当然,也会有极少数的人不重视,不把此事当回事的。”
朱厚照听了,笑着说道:“虽然咱们对各级衙门进行了一番改革。风气要比以前正了很多。可是,就如同杨大人所说,也许会有极少数人不把此事当回事。那怎么办?本宫觉得,可以由各省安排一些人到下边去实地进行暗访。真遇到这种情况,直接严惩,通报各省。”
“这个办法好。”王鏊回道。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朱厚照又问道:“杨大人。向边塞支援的那批物资,准备得怎么样了?”
朱厚照在湖广的
时候,就安排杨廷和准备一些物资支援大明的九边地区。
九边地区是大明防御蒙元的重要屏障。又被称为九镇。
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余里。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陕西镇。
后期在九边的基础上,又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新镇。这也反应出来,大明北部边塞的防务越来越重。
朱厚照眼下在江南进行改革。根本无力,也无权过问。
更为重要的是,朱厚照还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为边塞的防务献言献策。因为,作为太子过多地关注边塞,就会给人落下口舌,你越权了。
朱厚照不是没有依据的。自己在江南进行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改革,可以说对大明有益、对百姓有益。
可是朝廷中却有一些人,对朱厚照的改革指指点点,简直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有些提议竟然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朝廷方面虽然没有正式下旨,但也派人传了弘治皇帝的口谕,让朱厚照“收敛一些”。
朱厚照这个气呀。自己在江南累死累活地干着,还得防备着被人暗杀。容易吗?
这些人倒好。不仅不帮忙,还在后边指手画脚、给自己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