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感受到了邵金南的不满和质疑,他停下手中的笔,并不抬头,只是把眼光从垮到鼻梁骨上的眼镜框上方,直直地射向邵金南,严肃地看了十多秒,最后才一字一顿地说:“稿件切入角度不对。”
听完这句话,邵金南呆了一呆。随后转身走出了编辑室。
新闻采访和写作,不是邵金南的本行。他本来在青y县竹林乡中心完小教书。因为热衷于文学,业余时间,写写划划,发表点人生感慨,记录些身边的趣事逸闻,不时向青云报社投稿,接连不断发表了一些小散文,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有次,报社的总编带人到竹林乡采访,顺带问起了邵金南,乡党高官马上通知中心完小的校长,派邵金南陪同总编一行人,一起开展采访工作。
报社总编对邵金南颇有好感,问他愿意不愿意到报社工作,邵金南一听,喜出望外,哪有不愿意的。教书,虽然也是他喜欢的职业,但当记者,做无冕之王,那是邵金南此前不曾、也不敢梦想过的职业。更何况,能够到城市工作,比这个穷乡僻壤,强了不知多少倍。如今喜从天降,他哪里还有不愿意的。
见邵金南欢天喜地,抓耳挠腮的激动样,报社总编忍俊不禁,当即与竹林乡的书记打招呼,说暂且把这年轻人借调到报社工作。工资仍由原单位,即竹林乡中心完小发,人到报社工作。总编语气温和,一副征询的口吻。竹林乡的党高官,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表示一定支持。承蒙总编看得起,这是邵老师的福分,也是竹林乡的福分,以后,报社有我们的人了,竹林乡的宣传工作,与以前相比,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书记口若悬河,不断恭维报社总编。对邵金南,也一改居高临下的态度,变得有些客气起来。但那客气之中,又让邵金南分明感觉得到,你小子的命运,是捏在我的手里的,答应不答应你去报社,是我说了算。你可得明白这一点。
邵金南对报社总编感激涕零,对乡党高官诚惶诚恐。急于想表达点什么,但又害怕说错话,让临头的好运,到嘴的肥肉,煮熟的鸭子,转眼飞到虚空,变成镜花水月,成空美梦。
邵金南的惊喜和畏惧,感激和惶恐。尽收报社总编和乡党高官的眼里。他们都不是凡夫俗子,有着洞察世事的火眼金睛。凭邵金南那点道行,凭这年轻人那点小心眼,哪里还有他们看不透看不明瞭的。
邵金南幸运地到了报社工作。
听编辑杜文说,他的稿件切入角度不对。邵金南回到家里,立即从书柜里找出十来本有关新闻写作的书,专挑讲述新闻切入角度的章节细看,当晚,用另外两种不同的新闻切入角度,写了两篇稿件,随后交给杜文。
一周后,稿件终于刊登在报纸上。邵金南赶紧给政协文史委主任拨打电话。这事才算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