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上的乾隆不管底下如何暗潮汹涌,见两人站定后便抬手宣布――朝议开始。</p>
六部官员挨个儿按顺序呈报政务,遇见亟待解决的要政便在皇帝令下,当堂展开讨论,大殿里顿时人声鼎沸,气象十分繁忙。</p>
克善定定看着高台御座上沉浸于各种政事中,神色严肃认真的男人,眼中眸光流转,各种情绪掺杂期间,最后眸色渐暖,勾起唇角,微微笑了。都说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果然如此!他心中暗忖。</p>
大朝会不同于每日的上朝,京中四品以上官员齐聚,要商议的政务既多且杂,一般都会从寅时(临晨三点)持续到未时(下午三点)。</p>
乾隆这一忙起来,便忘了时间,直将离京后朝中各种政事统统理顺,处理妥当,这才停下,略略喝茶润喉,脸上却丝毫不显疲态,和殿中的大臣们形成鲜明的对比。</p>
瞥一眼殿旁摆放的西洋大座钟,见午时将近,又瞥一眼御座下站姿优雅,不见半点烦乱的端郡王,他嘴角隐隐上扬,感觉流失的精力在这一瞥中又恢复了几许。原来,不知不觉间,座下的少年已成了他的天命,他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来源。</p>
“可还有事启奏?”稍等片刻,见大臣们原地静默,无人再出列奏请,心中因‘宝贝在看着自己’而觉得偎贴安宁的乾隆又极有耐心的开口确认一次。</p>
众臣垂头,继续静默。</p>
这便是无事可奏了。乾隆暗暗点头,淡淡开腔,“那么,朕这里有一事宣布:日前,十二阿哥、端郡王随朕出巡山东,破获山东劫银大案,缴回十万两灾银,致使山东民众灾后得以为生,民怨得以平息,居功至伟,朕心甚慰。是以,朕欲擢升十二阿哥为纯郡王,端郡王为端重亲王,半月后举行册封礼,着礼部加紧承办。”</p>
他徐徐将旨意宣示下去,看着一众官员因这个旨意而表情各异,窃窃私语,他不耐的皱眉,沉声开口:“你们可是有异议?无妨,尽管说与朕听。”</p>
话落,他朝御座下站立的清雅少年投去安抚的一瞥。</p>
克善接收到帝王安抚的眼神,垂头,掩饰嘴角勾起的柔软笑容。</p>
端重亲王?这个封号很顺耳,亦与之前那端亲王区别开来,让他有种切实的存在感,独立感,甚合他的心意。他虽然顶替了克善的身份,却不会顶替他既定的命运。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既付出了心力,便要享受这应得的尊荣。有异议又如何?这个位置,他要定了。</p>
再抬起头来,少年淡然的表情已经完全改变,平日清浅的微笑不见踪影,漆黑的眸子亮如寒星,平日隐藏起来的自信和强势在这双眸子中展露无遗,连斜飞入鬓的长眉都仿似带着振振欲飞的凌厉。</p>
将少年气场的改变尽收眼底,乾隆敛目,将眼中灼热的爱意隐藏,心跳却剧烈有如擂鼓,怎么也抑制也抑制不住。这便是他的宝贝,一往无前,从不退缩,亦不会低头,即使摧身碎首,也不折一身凛然傲骨,让他惜之如命,爱之欲狂!</p>
两人仅仅一个眼神交汇,一个表情变化,便能互相理解,正可谓是情投契合,心灵相通。</p>
然而,偏偏有不开眼的人看不出帝王的心意,主动站出来往枪口上撞。</p>
“启禀皇上,奴才以为,十二阿哥册封纯郡王实属应当,然而,端郡王短短半年不到,直从世子到郡王,再册封为端重亲王,年龄太稚,擢升太快,实是不妥!”左副都御使观保站出来上表。</p>
“臣也以为不妥!”又一名御史出列附议。</p>
自两人后,六部相继站出来多名官员表示反对,这些人齐齐站成一排,看着颇为势众。</p>
乾隆面无表情,眸色幽深的审视座下出列众人,久久没有开腔。</p>
刘统勋、阿桂等天子近臣暗觑这些表示反对的大臣,再朝深深垂首,看不见表情的四阿哥和六阿哥睇去,心下暗自摇头,表情微妙。</p>
十二站在克善身旁,频频侧首,眼含担忧的望向他,生怕他承受不住众臣的刁难。</p>
克善站在原处巍然不动,身姿挺拔,表情淡然,微眯狭长的凤眸,细细盯视这些大臣片刻,忽而微微笑了:今日,这些人,他记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