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你不是能联系到先帝,你倒是问问,大丧期间群臣如此极力办喜事,他作何看法?”
不得不说,怼的旁人还不了嘴的感觉还蛮爽的。
她这话已经够收敛,够注意措辞了。
如果不是顾及着场景,顾及着这帮人都是文化人,她的话可能更糙。
欢天喜地喜迎先帝驾崩,普天同庆?
笙歌的话成功让旁人噎住,这话真真是诛心极了。
成功的把选后与庆祝先帝驾崩谋害新帝身体联系在一起,这简直就是偷换概念,在诡辩。
可偏偏在旁人听来,又有几分道理。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开口。
开口就是乱臣贼子,就是谋朝篡位,就是包藏祸心。
对上国师,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实在是太难了。
“臣等无异议。”
氏族臣子们终于开口了。
别跟他们说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他们这是不退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别怀疑,国师绝对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小皇帝星星眼,虽说国师大人凶是凶了点儿,但看着着实霸气和解气。
看来,小时候他矫情找茬找错了,当年就该老老实实跟在国师身后,学一两招。
然后,今天扬眉吐气,堵的所有老家伙说不出话来的就是他了。
“无事那便……”
“臣有事启奏……”
“如今民间关于皇上大王爷还有永固王的流言层出不穷,若放任不管,必然会有损皇室声誉。”
“不知皇上有何妙计一劳永逸?”
这等流言蜚语其实大可不必放在早朝时当着众人的面提出,但奈何氏族心里不顺,就想着磕碜一下笙歌和小皇帝呢。
“朕还没有追究早朝发生之事为何会传到市井,不如诸位给朕解释一下?”
“三日时间,遏制不住谣言,那便每家出一位嫡小姐送入道观当姑子吧,就当为诸位嚼舌根赎罪。”
小皇帝有样学样,把笙歌的不讲理学的淋漓尽致融会贯通。
根本都不需要动脑子想,也知道是这些官员把当日的闹剧回府后当笑谈讲给了后宅之人,一传十,十传百,到现在一发不可收拾。
既如此,那就人人有份,群策群力一起解决吧。
嗯,他是皇帝,偶尔一次不讲理,也情有可原。
笙歌默默的在心里加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若是从小把小皇帝带在身边,可能小皇帝的性子就会变成第二个她。
早朝就在这种跌宕起伏见招拆招的气氛中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笙歌也很是好奇,各位肱骨之臣会如何解决这次的流言蜚语。
既然回京,就老老实实看完这出戏,再走吧。
……
……
饶是笙歌也没想到,那帮人处理流言的方式,竟然是混淆视听,继续编出新的流言。
也不知是哪位臭皮匠出的主意,为了不厚此薄彼,每家一则奇奇怪怪的流言。
一时间,就连茶馆的说书先生都文思泉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