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林觅应对补考,于芬把国文试卷中可能会涉及的内容在课本里全部圈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划了重点:唐代名家名作的绝对会考。
有这样的好室友是很幸运的,只是她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心不在焉,复习效果平平。
林觅翻了翻发下来的试卷:好厚,有足足九页!
之前她问过于芬,考的文章都是学过的: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卖炭翁》、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共五篇,满分一百分。
林觅原来想着:补考的内容顶多就比正常的考试难一点吧?她就接着复习了杜甫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她扫了一遍试卷内容:是两篇从未学过的长文,需要全部默写。
表面上是减负,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为难。
它们分别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字数超出前面的五篇总和……
林觅清楚地记得,请假去天津前,学的都是短篇。
自己压根就没见过这两篇课文:大概是表哥住院做手术,忙得脚不沾地的那段时间学的吧?
她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只能捏着笔头在座位上发呆。
放着那么多短篇不考,偏偏让她全文默写没学过的长篇。
林觅看着前方悠然读的程倩倩,心里的不平越来越多:老师怎么如此不为学生考虑呢?
她素来就有宁缺毋滥的习惯:既然一个字也写不出,就让试卷空白好了,省得胡编乱造白忙活。
教室里沉闷得让人犯困。忽然窗边响起清晰的雨声。
老远就听到宿管阿姨扯着大嗓门在喊:“下雨啦!下雨啦!快去收衣服、棉被!”
林觅听到椅子挪动,侧过头去看,程倩倩已经跑到门外。
深秋的晴天是晾晒的好时机,只是雨水不请自来。
在操场上玩的女生们顶着豆大的雨点往教室或宿舍跑,老师们也纷纷回院子里抢收衣物。
顾启澜还在给一年级上美术课,拿着支素描笔教学生静物写生。他不久前晒过被子,加上没工夫
洗衣,所以没把雨放在心上,继续画画。
程倩倩则给雨水弄得手忙脚乱。
她一早起来看天气不错,把全部的床上用品都搬到院子里来晾晒。她在雨里急急忙忙地奔跑,还是晚了一步:被褥都吸饱了水,沉甸甸的。
林觅彻底放弃了国文考试。她从开了封的试卷袋里抽出其他科目的试卷,淡定地答题。
英文是她的强项:凭着在美国教会学校养成的扎实功底,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整张试卷。
数学能力虽说不算很突出,但也做得很顺手。教数学的王老师特别好,没有出偏题和怪题。
综合知识大部分都学过,不难。
由于抛弃了难缠的国文试卷,原定在晚上八点半才能完成的补考,林觅在六点就搞定了。
她把各科试卷依次放回试卷袋,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正好年级组长路过,见她在收拾文具,就进来了把试卷袋拿走。
不明真相的他还表扬她做题有效率呢。
林觅步履轻快地走出这个光线昏暗的小教室,抬头感激地看着天空。
多亏这场雨把程倩倩给支走了,不然还真的得熬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