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对周箨的聪明程度不抱怀疑,也对全市最好的中学竞争的激烈程度有了心理准备,现在看来事实好像要更夸张一些。
显然理论上她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她很想敲开周箨的脑壳,看看里面是什么神奇构造。
虽然她背起单词来也不需要用在纸上重复抄上百遍那样的笨办法,但也要遵循人脑的运行规则,认认真真把拼写、译文和例句看上几遍才能记住,过一段时间还要反复温习。
周箨的背单词方法简直可以算得上是降维打击了。
……总不会是他的脑子里面真的装了一架照相机?
时欢正看着周箨的脑袋出神,眼前的少年忽然开口,简单明了道:“跟上。”
红灯变成绿灯。马路上移动的车流变幻了方向。
大概在周箨的人生理念里,时间高于一切。能同时骑车上学、背英文单词、顺手照看麻烦的安全,就不会只像她一样一边骑车一边悠然四顾、走神发呆。
-
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惊里回过神来,时欢又忍不住
向周箨的方向瞟了一眼。
没有什么表情。
迎面而来的风扬起他墨色的短发,灌进宽大的秋季校服外套。
虽然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消失,但几年以来,时欢家倒没有像其他邻居一样对周阿姨和周箨避而远之,甚至还有些亲近。
没有人知道传言的真伪,但周阿姨和周箨都是很好相处的人。
周阿姨是天城第一中心医院的外科医生,说起话来语调轻缓又温柔,举止得体、气质出众,工作还很努力。她常常早出晚归,哪怕是休息时间也会因为急诊手术的电话匆匆换好衣服驱车出门。
她会在时欢顽皮地跌破膝盖后用家里的医药箱帮忙处理伤口,也会揉揉她的头温柔地冲她笑。
时欢不相信这样的阿姨会做坏事。她觉得大概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不信的。
周阿姨忙的时候,时欢的妈妈就经常会叫没有人看管的小周箨来家里吃饭和做作业。再加上两家孩子成绩都很好,在教育上也比较有共同话题,自然而然就熟稔了起来。
所以时欢有幸近距离围观了神童的成长全过程。
从小学开始,背单词只要看上几眼就能牢牢记住;最难的数学题也在他面前迎刃而解;作业从不会拖到家里,一起做作业的时候,周箨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课外书。
时欢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年幼时超过周箨的梦想。而眼下她忽然格外真实地体会到,连周箨这样聪明都要这样争分夺秒地努力,自己就更没有理由松懈了。
她收回放在他身上的目光,思绪随着拂过脸颊的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时欢忽然想到,小区里那些在几年前被提着耳朵拎回家做作业的玩伴,好像也并不是十分冤……
-
东华中学。
自校门外就依稀可见,饱有岁月痕迹的青砖建筑被掩映在夏末初秋的满院绿叶之中。无数青春洋溢的少年少女怀揣着紧张或期待的神情,在负责接待的学生的指引下踏入这所百年名校的大门。
这是全天城学生梦寐以求的中学。
二十世纪初由著名爱国教育家创办,民国时期就有着“
知华国者必知东华”的盛誉,建校百余年来培养出无数政界与学界的中流砥柱。哪怕是在填鸭式教育愈发大行其道的今天,坚持素质教育的东华仍然保持着全天城考高成绩最优的地位。
与此相匹配的则是近乎严苛的招生规则。比如新高一是取全天城七万考生中前八百名,而周箨所在的理科实验班更是在中考分数位列全市前二百名的条件下,必须另有五大学科竞赛奖项傍身才被获准进入。
而时欢所在的初中部,则除去以因“减负”而被刻意模糊成等级而非确切分数的小升初成绩作为要求之外,还需要另行通过东华的小卷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
在天城,少年少女仅仅是身穿东华的校服,就足够吸引来路人钦羡的目光。
-
时欢站在拥挤的人潮中,激动而不知所措地环视着周围的一切。
而在这人潮中身穿东华校服的学生亦格外显眼,有几个男生还熟稔地同周箨打了招呼,招呼他过到马路对面去。
周箨一手捧着厚厚的单词书,一手将时欢与拥挤人潮隔开,不为所动地向她介绍道:“现在这边是初中部,在南校区,高中部在马路那边的北校区。你先去报道,中午我来南校区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