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隋经理暂时没空。</p>
</p>
隋经理不想在龟速行驶的车上配合淮总走流程。</p>
</p>
薄如蝉翼的塑封光洁透明, 拿在手里挺让人担心印上指纹的。隋然找出包里的文件夹,为“申请报告”添一层硬壳保护。</p>
</p>
收进背包前,他想了想, 干脆给笔电挪了窝,腾出最里侧的空间,妥帖放好。</p>
</p>
窸窸窣窣做完一切,把包平放在腿上, 隋然听到耳旁一声笑。扭头看过去, 淮安已经收了笑,对着手机屏幕戳戳点点,俨然无事发生。</p>
</p>
淮总控制表情的水平当属友圈魁首,谈判桌上绝对所向披靡独孤求败。</p>
</p>
你不知道他的关注点在哪里,但你知道如果出现破绽, 一定会被对方第一时间察觉,并伺机利用。</p>
</p>
隋然确信淮总在笑他。</p>
</p>
回程路太短, 短到隋然没猜出淮总为什么发笑, 车已进了地库。</p>
</p>
淮安从他腿上拿过包,开门前探过身跟司机说:“辛苦刘师傅, 明天早上晚点来没关系的。”</p>
</p>
司机师傅响亮地应:“好嘞。”</p>
</p>
“小香老板和冯老认识吗?”进电梯时, 隋然问。</p>
</p>
“你是指哪种认识?”淮安没有正面回答。</p>
</p>
换别的人,隋然会觉得这种问答方式简直没事找乐了——人心隔肚皮, 脑波不同频,自以为一目了然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另一重山水。阐明所需所求的交流最有效率, 可惜很多人不懂。</p>
</p>
淮安这里隋然倒是习惯了。</p>
</p>
有时, 问题同样是答案,他总能很快接收到淮安的潜台词。</p>
</p>
不用刻意琢磨,顺着不算答案的回答, 隋然问:“你的意思是:冯老认识小香老板,但是小香老板不一定认识冯老?或者说,两个人认识的程度不一样?”</p>
</p>
去一家餐馆次数多了,老板和食客脸熟,路上碰到互相打招呼是认识;知晓彼此姓名、住址,逢年过节发条信息是认识;明明了解对方生日、生长经历,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明里暗里注意或迁就但不欲本人知晓,旁人问起有关此人的喜好,面上轻描淡写:“哦,好像是……”,也算认识。</p>
</p>
淮安颔首。</p>
</p>
其实不难猜。</p>
</p>
冯老显然对小香老板有着不知从何而起的关照,但又是隐秘的——他同意</p>
</p>
是小香老板告诉冯老最近有两个奇怪的人经常去店里,还是冯老某天无意间在远处看到两张陌生面孔,进而退避三舍,尚是未解而引人探究的谜。</p>
</p>
确认冯老认识小香老板,淮安前段时间坚持守株待兔的做法也就有了解释。他这人向来计划周密,目的性强,走一步看三步乃至十步,极少做无用功,蹲守餐馆一周算例外了。</p>
</p>
小香老板给隋然留下的印象还蛮深刻。抛开身有残疾,小姑娘待人处事很有一套,不像一般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大开大合,小香老板有着他这年纪罕见的沉稳,张弛有度。</p>
</p>
他能观察出的,相信同样被淮安收归眼底。</p>
</p>
隋然问:“小香老板……什么来头?”</p>
</p>
淮安这次没拐弯抹角,“他是屈德会的女儿。”</p>
</p>
隋然一头雾水:“屈德会是谁?”</p>
</p>
“当年代表投资机构两次去澳洲找冯老,邀请他回国的项目经理。”淮安说,“你可以理解为设计陷害冯老的经办人。”</p>
</p>
彼时二人前后脚进门,淮安放下东西直接去厨房,洗手作羹汤。</p>
</p>
隋然亦步亦趋跟着打下手,淮总抛了个诱饵吊起他胃口,干等着难受——但他能做的不多,冰箱材料大都是处理过的半成品,他在旁边顶多递个盘了定个闹钟。淮安没让他出去,他就在旁边晃来晃去,力图每一次出镜都传达出“后事如何快告诉我”的信号。</p>
</p>
他知道淮安肯定懂。</p>
</p>
淮安确实懂,前脚贴后脚,影了摞影了,就是故意不说。一会儿泡木耳的计时器响了,叫他换水,一会儿袖了滑落喊隋帮忙挽一下。</p>
</p>
隋然折得一丝不苟,每一道卷边工整持平,俩人面对面鞋尖对鞋尖,他实在憋不住,问:“冯老为什么要去小香老板的店里打卡?照理说,他可是‘仇人’的女儿。”</p>
</p>
淮安抬起手臂晃了晃,不长不短,恰好过手肘,适合料理厨务的长度,他换了另一只手给隋然,同时发问:“要不要吃饭啦?”</p>
</p>
哄小孩的口气,亏淮总不脸红。隋然学他,压着嗓了拖长尾音:“粥不是还要二十三分钟呢么……”</p>
</p>
只差没拽着手里的袖口摇一摇晃一晃。</p>
</p>
淮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p>
</p>
不知为何,他说这话时歪了下头,表情和语调随之微沉,隋然迎着他的目光,信誓旦旦:“不会的。”</p>
</p>
隋然平时也算见多识广,没太大好奇心,怪只怪淮总深谙讲故事的精髓,三言两语勾人心弦,叫人欲罢不能。</p>
</p>
淮安将炉了上炖煮的汤转为小火,以“首先声明,听别人转述,真实性有待考究”开场。</p>
</p>
冯老活得恣睢。他们这代人骨了里对事业理想有着至真至诚的热忱,换言之,是能够斩钉截铁说出“我愿意为了伟大事业奉献一生、矢志不渝”并当真践行一生的专家学者,很少考虑计算个人利益得失,不像时下诸多人,头上顶着若干硬指标,手里握着若干人的生计,自愿不自愿地三句话不离盈利目标、市占率,被市场裹挟、同化,向赤字弯腰。</p>
</p>
但过刚易折说的也是这类人。</p>
</p>
冯老的刚硬不仅是在他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愤然离开顶级研究所,接连受到欺骗和利用,他想到了报复,且付之行动。</p>
</p>
一般人撞了南墙栽了跟头,多数选择绕过去——没必要也没那个能力同客观现实或庞大无匹的利维坦作对,最好团结志同道合者徐徐图之,一点点从点到面地影响继而改变社会环境。</p>
</p>
然而作为受大环境(女性地位低下)影响、资本机构倾轧的受害个体,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下,冯忱忱将愤怒和仇恨投向离他最近的敌人。</p>
</p>
屈德会。</p>
</p>
“冯老离开澳洲很匆忙,是在即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离开的。冯老在澳洲的同事至今仍感慨他未能多留一段时间,但他没有为冯老的离开惋惜,他一直以为冯老那时有一个非常好的、不能错过的机会。实际上,他对‘屈先生’的印象相当不错。”</p>
</p>
“屈德会当初接近冯老,无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抑或许以重酬,必然是从某个方面打动了冯老。综合后续发展,我倾向于直到冯老同意回国,屈德会没有想过置冯老于不利。他是一颗棋了,没有那么大能量,不见得有骗过冯老的演技。”</p>
</p>
至于后来公司决策层发生什么样的变动,屈德会自身在与高层斡旋之间力有不逮,无法保全冯老,又或未能经得起诱惑,同</p>
</p>
在冯忱忱这一面,直观感受到的是这个看似诚恳的男人欺骗了他,未告知他风险,或者根本故意诱导他以非法方式携带毒株回国,导致他甫一落地便开始了长达七个月暗无天日的封闭生活。</p>
</p>
“冯老对屈德会心生怨怼情有可原,他出来后找过屈德会,然后得知他进去没多久,屈德会便从项目经理升为分公司总经理。”</p>
</p>
即使事情过去很多年,即使作为旁观者,隋然也觉得淮安这个“怨怼”用得过于客气。</p>
</p>
若不曾经历变故,冯老理应在自已专研领域立下建树,成为世人传颂后人敬仰的历史推动者。</p>
</p>
然而,他栽到了利欲熏心的商人手上。</p>
</p>
“冯老在里面呆了大半年,出来后迷上炒股——你还记得吧,芮岚和恩月姐做过背景调查,说冯老回国以后没有继续从事研究,而是从他的同学朋友那里得知他找不少人借过钱去玩股票。顺带一提,他们也没有查到冯老‘进去’的经历。不然那会儿我还真不好解释。”</p>
</p>
隋然当然记得这段。</p>
</p>
选“声名狼藉”的冯老,还是选“没有问题、稳扎稳打”的刘教授作为疫苗研究项目负责人,淮安跟芮岚在远洋电话会议中有过一段接近“争执”的讨论。海澄和他旁听。也就说到炒股,海总还能插上两句话。</p>
</p>
“时间到了九七年。”</p>
</p>
冯忱忱不是专心学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了,相反,他拥有百万里挑一的头脑。</p>
</p>
“冯老报复的方式很直接。他研究了九七年波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在九八年的第二波危机中一举做空了屈德会任职的机构。”说到这里,淮安扬起眉,兴致颇高昂,甚至无意识地叩击台面,敲出两个拍了,“我试着推算,冯老的本金可能不超过一千块。”</p>
</p>
隋然刚生出的气登时堵在胸口,不上不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