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小叔一家,在青竹这个小山村里的房子相比村里的其他人家,已经有些破败。
大瓦房充斥着农村特有的气息,因为小叔小婶也不经常在家,所以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慢慢的变得陈旧。
于徐声而言,这是他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徐怀安一家愿意,他甚至还想把他们安顿到浦江去。
黔省的环境是好,但青竹这个小山村里的生活条件还是差了许多。让老人一个人生活在这里,徐声根本放不下心来。
但在徐怀安的印象里,他对于浦江那座遥远的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
打小就在青竹长大,自己生活的圈子也在凯城,贸然再去一座新的城市生活,这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难免会不适应。
“虽然有些压力,但比以前好了很多,你是不知道,当初你婶子刚生心月的时候,家里甚至连几个鸡蛋都扒不出来。”
“不过现在心月他们姐弟也慢慢长大了,等小勇读完书,我和你小婶也就没什么压力了,到时候再来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养老是够了。”
徐怀安笑着,笑容里充满了乡里人的赤诚。
小时候经历过拾穗而食的坎坷,现在能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他已经很满足了。
“这样也挺好,凯城的条件虽然差了些,但是这边的环境很养人。有山有水,在浦江可见不到这么好的地方。”
“不过小叔和小婶你们都还年轻,现在考虑就考虑养老的事情也太早了点。而且小勇和心月她们以后工作、结婚这些,难免都要你们来操心。要养老,恐怕还有好长一段时间。”
徐怀安的年纪,虽说比徐梓君小不了多少,但是和徐声父亲却相差了十岁左右。
徐声那个小堂弟,如今也才十三四岁。
徐怀安咧嘴笑着,“哪有当父母不操心孩子的,等他们成家了就好了。”
他说着,却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么素未谋面的大哥。
先前来得时候,周鸿远已经将徐声父母的情况跟他说得一清二楚,对于跟前这个侄子的境遇,他也有些唏嘘。
跟前的侄
子,能在父母离开之后闯出一番事业,已经足够的独立。
尽管徐声华语中释放出了浓浓的善意,尽管这个家才刚刚的有些好转,但作为长辈的徐怀安,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徐声的好意。
徐声没有明言,也没再强求。
跟小叔说这些,只是适当跟他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让小叔知道自己的一些打算。
具体到底该怎么处理,还是得问过老人的意思。
农村的大锅饭虽然做起来看着没那么卫生,但是摆到桌子上却别有一番风味。
助理和两个司机不愿上桌,徐怀安就给他们安排另外一桌,好不容易团聚的一家人,则整整齐齐的坐在饭桌前。
“周大哥,你们坐,家里没什么好东西,你们可别嫌弃。”
嘴里说着没什么好东西,可桌子上却摆满了盘子。
最中间的那一锅,正是凯城地区出了名的稻田鱼。
徐声刚帮着把菜端到桌子上,老人就把身边的位置空了出来。
“小砚,别忙了,让你叔端过来就行了,过来陪陪奶奶。”
老人拉着他坐到身边,粗糙的手掌抓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老人另一边徐梓君,则帮老人摆着碗筷添着饭。
温子霓把还在院子里跑跑跳跳的小丫头逮过来,死死的摁在了凳子上,可小丫头嘴里依旧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
等徐怀安都把饭菜端了过来,临了便从房间里拿了瓶酒出来。
“周大哥,亲家公,没什么好招待你们的,我陪你们喝一个。”
他说着就开了酒,给周鸿远和温学民满上,倒完之后又想给徐声倒一杯,却被徐声婉拒了。
“小叔,我不喝酒,你和周伯伯他们好好喝一杯。”
徐怀安也没在强求,坐下之后便招呼众人吃了起来。
凯城的稻田鱼配上凯城周边特制的辣酱别有一番风味,可周鸿远林秋兰都吃不了辣的东西,尝了两口便吸溜着嘴没再吃。
倒是温学民吃得畅快,“亲家,你这稻田鱼做得有水平,早些年我来凯城这边偶然吃过一些,那味道吃
了一些便忘不了。”
徐怀安抿了口酒,一脸笑容,“能吃辣就好,像周大哥和大嫂就只有看的份了。”
“那可不,我家就在隔壁的湘江,前两年小砚和子霓才把我们接道浦江去。浦江没有咱们湘黔这边特有的辣酱,做起菜来还是差了些味道。”
在浦江的温学民其实也呆得有些厌倦,首先在浦江的圈子不够宽,再也是因为浦江菜的口味和湘江差了许多。
这会儿骤然吃到凯城这边特有的稻田鱼,赞不绝口。
一桌人欢声笑语的吃着,徐梓君时常帮着老人夹着菜,老人的筷子从来没停下,可夹过来的菜大多都放进了徐声碗里。
“多吃些,从浦江过来,忙一天你们也都饿了。”
徐声点了点头,全盘接了过来,遇到太辣的东西,跟温子霓分着吃了起来。
而压根不安分的小丫头,则端着饭碗跟徐心月坐到了一边,一边吃一边说着悄悄话。
老人看着小两口和谐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断过。
“快吃,你叔他们喝他们的,不管他们,来了就多住几天。”
徐声把碗递过去,接过老人夹过来的菜,用纸巾擦了擦嘴,缓了缓嘴里的辣味,才道,“恰好湘湘也放假了,正好在这边多玩几天。不过奶奶,你要不要也去浦江看一眼。”
“浦江现在的变化可大了,心月说小叔他们去车敦找了好几次都没找到,现在的车敦可不像以前了,我怕奶奶去了,恐怕都找不到路。”
他找了个还不错的时机,打算问问老人的想法,老人另一边的徐梓君伸长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