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高武嘛,摆摆姿势美美颜,观众看得漂亮就好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发展的趋势,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回到电影身上,《警察故事》之所以没爆,也有着电影自身的原因。
这个故事虽然拍得很真实,但是不管从人物的表现上还是从剧情上来看,都太过于薄弱了。
很多影视平台把《警察故事》归到了悬疑片的范畴,但是电影里却没有太深的悬疑手法,反而处处想煽情却又没煽起来。
而电影里,除了龙叔饰演的钟文和刘夜的反派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一个记忆深刻的角色了。
这虽然是景恬的出道作品,万答为此也动用了不小的资源,但是这部电影从剧本到人物表现都不合格,制片方甚至都没拿准电影的定位和卖点。
若不是因为有龙叔的号召力,这部电影前世根本拿不到54亿的票房。
因为受《不死人》的影响,《警察故事》调档再调档,可这次还是跟《死亡环绕》给遇上了。
《死亡环绕》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悬疑故事。
徐声虽然很擅长悬疑片,但是他想要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类似《死亡环绕》的剧本,根本不可能。
故事起源于一列西疆开往浦江的列车,边境退伍的大兵邓朝和半吊子刑侦水准的预备警察彭玉畅,深夜刚上车夜里就被吵醒了三次。
第二天清晨便发现同车中有两人被谋杀,死者均被人捅了十七刀。
故事的背景定在了90年代末期,电影不管是场景还是制作,都很有那个年代的感觉。
两人结合死者的死亡现场,开始推理整个事件的发展。
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被戒严的车厢里又死了三个人。
到了第三天晚上,临近案情揭开谜底的时候,车厢里却再次有人被谋杀。
乘警根本拿不出好的办法,那个年代的火车又没有实名购票这样的功能,车一到站很容易就让逃离。
所以要抓住凶手,就必须在火车上完成。
《死亡环绕》全程的氛围都很紧凑,故事都是在抽丝剥茧的往下推进,越看让人越有往下看的冲动。
悬疑片最经典的手法,就是一开场就把追不可能是凶手的凶手展现到大众面前。
电影没有像《唐探》那样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就是单凭编剧的专业知识一层层往下抽丝剥茧。
齐玉坤在电影里用的拍摄手法也很独特,电影里的每一个演员,只要是和剧情扯上关系的,都有着不少的戏份。
而电影的结局也很戏剧性,谁也没有想到凶手竟然会是推着餐车的女乘警。
这时候再去翻看电影的开始,从两个主角刚上车,就是女乘警推着餐车走进车厢的场景。
电影的悬疑氛围很浓,虽然邓朝彭玉畅都有一定的喜剧功底,但是整部电影看起来却格外的严肃,有着一股强烈的齐玉坤风格。
正宗的悬疑片,只要不是《盗梦空间》那种颠覆世界观的悬疑手法,在电影市场其实很难出太好的成绩。
《唐探》系列之所以成功,还是因为其构筑起来的侦探体系和喜剧风格。
《死亡环绕》没有喜剧的氛围,但是却构筑了一个侦探体系。
本来故事的名字应该叫做《死亡列车》,但是这个名字已经被好莱坞用过了,最后才改成了《死亡环绕》。
不过用《死亡环绕》也有一个好处,列车的故事只是这个系列的一个起点,续集的故事不再围绕列车展开,但依旧会是一连串的凶杀案。
电影拍出来徐声是很满意的。
但是他满意缺不代表这个系列一开始就能得到影迷们的认可。
果不其然,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势头就完全被《警察故事》抢了过去,《死亡环绕》只拿下了四千万出头的首日票房。
龙叔的号召力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不管前世也好现在也罢,《警察故事》刚上映的风头是谁都很难抢走的。
而《死亡环绕》除了邓朝,大概也就一个思湘文化能有些号召力了,首映拿下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很意外了。
《死亡环绕》票房虽然比不上《警察故事》,但口碑却一如既往的坚挺。
在思湘文化自己主导的项目中,很少有评分在7分以下的电影,《死亡环绕》的开画评分就达到了84。
不过这一次《死亡环绕》的口碑却没再像《哪吒》和《不死人》那样反哺到电影上了。
《死亡环绕》的评分是高,但是悬疑电影的受众本身就偏低。
缺少了喜剧元素,悬疑片就缺少了大爆的潜力。
尽管这样,当《死亡环绕》熬过了《警察故事》最开始的爆发期,后续票房也逐渐的反超。
电影上映第五天,《死亡环绕》依旧以单日近四千万的票房稳稳咬着《警察故事》。
可等五一假期的影响彻底过去,《警察故事》却是自己没撑住,票房下滑到了单日不到三千万。
五一节虽然不是什么大档期,但也有不少的电影会定期爆发。
赵巴菲的《致青春》就是很好的例子。
可光凭《警察故事》和《死亡环绕》两部类型相似的电影,还是很难炒热这个档期。
最终,《死亡环绕》的票房停留在了51亿,《警察故事》因为档期的影响,票房相比前世也有了一定的滑落,只拿到了48亿的票房。
不过就《死亡环绕》的票房,相比起一个亿的投资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徐声的目的,只是把悬疑这个类型慢慢做起来。
相比《死亡环绕》51亿的票房,徐声更关注即将到来的暑期档。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