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在旁边听得是目瞪口呆。
他就是随口一句这名字像书院,怎么自家就真的要变成书院了!
他知道他闺女是个有想法有本事的。就是想不到,她脑子里的主意和灵感怎么就这么多,一个一个地往外蹦。
人家有想法充其量就是想想,他丫头不一样,一旦他丫头有了想法,第一件事就是写计划书,做统筹,再详细的把方案给列出来。
这行动力,绝对不是从他夫妻俩那儿继承来的。
于是,自家的大院、未来的书院名字就这么被敲定了下来,余卿卿说回头要去镇上订一块匾额,挂在门口。
老余拖着他闺女就下山了,说肚子饿了,要赶紧回去吃饭啦。
废话,再不饿的话,他闺女再转悠几圈,不知道还要多什么三年发展五年计划。
就这大半个月,就忙得他要吐了。
两人一路回去了,老余说要回去拿点家里的酒过来,余卿卿则直接去了老宅,几个女人终于不在房里唠嗑,组队去灶房唠嗑顺便做吃食了,余卿卿主动说要看着四丫,童氏回刘家叫三个姑娘过来。
余老爷子正在跟院子里的余其凌说话。
“小伙子,多大了呀。”
“回爷爷,我今年十七了。”
“咳,那比咱家大米小一点,比咱家大谷大一点,不过比他俩俊多了。”
余其凌淡淡地笑了笑。这村里人怪有意思的,每次见了他都要夸他俊。从前在府中,仆人们都是低头伺候,不敢有什么冒犯之举,到了这村里后,他仿佛就变成了一个靠脸吃饭的人,是个村民都要说一声俊,说得他昨晚还特地拿着余卿卿的镜子照了一下、欣赏了一番。
有一说一,确实挺俊的。
余老爷子则在心里忖着前几日老婆子从老二家带回来五百两银子,据说就是这憨娃给的钱,别看这娃长得模样不错,脑袋瓜子还是有点愣,上来就给这么多银子,别说借住一段日子了,把他养到送终入坟都没问题。
当余老爷子脑子里已经想到以后要在自家祖坟给这个小伙子腾块多大地的时候,老余拿着酒在敲门了,还一边嚷嚷他来了,可把余老爷子给激动的,麻溜地就走去给他二儿子开门了。
不一会儿,做生意的老大家也回来了,顺便老三家也被叫过来了。老宅的院子里突然就站满了人,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很是热闹。堂屋不大能坐的下,大家就把桌椅搬到院子里,男的一桌,女的一桌,除了余其凌自带座椅的,其他人还差了几个板凳儿,就去邻居家借了俩条凳,挤挤攘攘的坐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