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于老师也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且不说秦母会不会相信她只是一片好心,传出去干涉人家的家务事也不是什么好名声。
秦母热情地把于老师迎进了家门,秦晓听见动静,连忙给秦母倒了一茶缸的温水,秦母一口饮下,咕嘟咕嘟的,半点没剩,可见是太渴了。
又瞧见于老师,有些诧异,连忙打了招呼,又跑去给于老师倒了一杯水。
于老师心中赞许,她以前只觉得秦晓这个小孩子太腼腆,也听有些长舌妇议论,说秦晓不知道敬重长辈,见了长辈也不打招呼云云。
但于老师觉得,这孩子心里其实什么都明白,有些话怕也都听在心里,那些人挑拨是非,秦晓如何会尊重他们?
如今面对自己,秦晓分明很懂礼貌啊!
越这么想,于老师心里也打定主意,不能让秦晓这孩子的前途给耽搁了。
于是在喝了一口水之后,于老师便道“之前期末考试晓晓和源源一个第一,一个第四你知道吧!”
秦母一听,面上流露出自豪的笑意,嘴上却不肯随意夸耀,道“哈哈,还要多麻烦淑萍你,他们才有这么好的成绩,源源还好,晓晓这是第一次往家里拿奖状。
也就今年,以前我都想着,要不让晓晓留级一年算了。”
秦晓在不远处桌子上写作业,听到这话,面皮也有些发窘。
秦晓想起前世,她小学时之后班级前五名才有奖状,最好的一次成绩,还是班级第六名。
那边于老师接着说道“其实啊,我最近看晓晓和源源学五年级的课,学的很好,前两天做了测验,他们俩一个第一,一个第二,成绩都很好。
我说呢,他们俩成绩这么好,又聪明,其实最好去县里边的初中上学。县里的教学资源比较好。”
这话一出,秦母就愣住了,她只知道督促孩子好好读书学习,但是有关孩子的前途细节是没想过的,上哪所初中高中,都是看别人家,从没自己思考过。
于老师见状就知道秦母啥也不清楚,便解释道“咱们乡里的初中,往年考进县里高中的学生都有数,最好的高中,就是县一中今年也只有五个考上的。
我说的那个县里的初中,是个私立的学校,不过今年他们进县一中的学生,足足有两百多个。”
这话一出,秦母顿时睁大了眼睛,县一中她是知道的,以前秦母在县里卫校学习的时候,经常路过县一中。
县一中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说起县里最好的高中,那当然是县一中。
前两年县一中有考中清华北大的,名声都传到了秦母耳朵里,可见县一中的招牌有多硬。
秦母不是个有决断的,有些犹豫。
于老师见状也不意外,便道“其实我也是先和你说说,那个县里的初中想进去还得考试,考不过人家也不让进。
不过以后我是想让我家秦宏去考这个学校的,毕竟想让孩子有个好前途。”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秦母,不管秦母其他地方如何,她一直希望儿女有个好前途。
“淑萍啊,你说的这个初中,有没有熟人认识啊,我打听打听!”秦母问道。
于老师也没觉得秦母不信任她,毕竟这种事事关孩子前途,于是忙道“还真有熟人,就我一个胡同的邻居,叫李建国的你记得不?他在这个学校当物理老师。
那些消息我都是听他说的,你找他问问。
而且时候还早,秦晓他们还有一年呢,倒也不急,多打听一些消息也好。
到时候我们家秦宏,怕是还得借鉴晓晓和源源的经验呢!”
最后一句明显是玩笑话,秦母也和于老师笑道“要是我们家晓晓和源源去了,肯定要让他们给小宏好好说!”
于老师很快就告辞。秦母虽还记挂着这事,但这种重要的事情,她肯定要和秦父商量,而且时间还早,就暂时放下了这件事。
但从头听到尾的秦晓却正陷惊讶的情绪当中,还没回过神来。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