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时值春日,正是农忙的季节。村民们大多在地里忙,不过今年又与往年有些不同。往年地里种什么,各家早早便打算好了。
但今年却是不同,因为与傅家签约的那个契约,不少人家都多种了红薯和花生,甚至有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对方今年种了多少红薯和花生。说着说着,大家最后的话题不免都会到傅家三房上去。
此时,几个妇人正站在路边唠嗑,“大湾口那学堂已经修好了,二婶你去看了没?”
“怎么没去看?啧啧,那房子修得可真漂亮,白墙青瓦,院子里的路都是用砖铺的,我这辈子要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是死也值得了。”
“那房子你怕是没机会住了,不过你家孙子倒是有机会。反正学堂不收钱,只要准备点笔墨纸砚就成,我就准备到时候把家里那一帮全都送去,让他们也跟着夫子识几个字。”
说到读书,大家都笑了起来,笑过后又有人道“对了,你说房子都修好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没见夫子来呢?该不是因为陈三皮他们闹的那一出,把人给得罪了,学堂不开了吧!”
“那不可能,人珩哥儿跟他媳妇可不是那样的人,说了要办学堂肯定就是要办。”春花婶家和沈氏关系一向要好,这时候夏氏第一个站了出来,“我上回问了村长,村长说了,珩哥儿让记着上回闹事那几家人的名字,学堂建好了,只是不让他们几家人的后生去里面读书,对我们大家没影响。”
又有人道“那咋个没动静呢?”
“你以为先生是那般好请的啊?”夏氏有自己的理解,“要先生那般好请的,那大坪村不早就办学堂了吗?”
大坪村是夏氏的娘家,地势平坦,村里还有个天然的大水塘,水田灌溉方便,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村里人普遍比别的村富裕,但是,就这样的村子也是没有学堂的,所以,夏氏的娘家人听说大湾村要修学堂后都羡慕得不行。
正说着,有人跑过来,“村口来了三辆车,上面坐了好多人。”
夏氏道“什么很多人?”
“前头那辆马车,我看有点像傅家的,后头两辆牛车上头的人都不认识,男男女女的,坐了不少。”
夏氏眼睛一亮,“是不是珩哥儿带夫子回来了?”
听说可能是傅瑾珩带回来教书的夫子,村民们也不唠嗑了,都往村口跑。待过去看果然是傅瑾珩和林萱的马车,都围了上去。
人们七嘴八舌地问道,有人问学堂什么时候开始上课,有人问车上那些人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来给他们上课的……
傅瑾珩停下来一一跟大伙解释,说夫子已经请好了,不过得把家里安排妥当了才来,所以会稍微晚一些,刚好学堂里的桌椅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还得再等些日子。又说明这些人都是来山上干活的。
虽然村民们不明白,一个山头而已,哪里用得上这么多的人,但傅瑾珩和林萱都不欲多说,村民们也不好再问。
村民们散了后,傅瑾珩带着人去了学堂。林萱当时就考虑到,请来学堂上课的夫子是外乡人,得在学堂里吃住,说不得最后还会拖家携口来村里,是以,学堂除了上课的教室外,还单独建得有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