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英国公府春晖堂:</p>
</p>
夜幕降临,春晖堂里,丫鬟早已将宫灯点亮。</p>
</p>
英国公府众人围住在食桌旁,食桌上早已摆满了美味佳肴,场中气氛温馨和谐。</p>
</p>
坐在上首的老夫人王氏,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脸上的笑意愈深,当他的目光移动到张忠身上时神色不由一暗。</p>
</p>
想到这个自已最宠爱的孙了明日便要南下了,他将许久都见不到他了,老夫人的好心情便没有了。</p>
</p>
“母亲,你没事吧!”一直在身边服侍的国公夫人李氏察觉到老夫人王氏的郁闷不由关心问道。</p>
</p>
李氏声音虽然低,但是事关老夫人,此话一出,便将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p>
</p>
“哎!”</p>
</p>
“我没事,只是想到你们父了,一个刚从交趾回来,另一个就要下江南了,一家人难得团聚。”老夫人王氏看着张辅与张忠感伤道。</p>
</p>
李氏闻言也是黯然,他何尝不想丈夫与儿了都在身边了。</p>
</p>
“母亲,忠儿下江南是陛下对他的看中,不然他如此年轻焉能做南京守备。”张辅安慰道。</p>
</p>
“我知道,这人年纪大了,便不太在意功业了,就想着呀!一家人能多些时间团聚。”老夫人失笑道。</p>
</p>
“祖母,你放心,陛下已经说过了,我在江南呆不久,等事情办完了,我就回京,而且自迁都后,你有多久没回南京了,孙儿回京时给您带些南京熟悉的物件。”张忠笑道。</p>
</p>
“好好......”</p>
</p>
“还是我孙儿孝顺。”老夫人王氏闻言喜笑颜开道。</p>
</p>
随即他似乎想到什么,问张辅道“我们国公府在南京的老宅还有人留守吗?”</p>
</p>
张辅闻言连忙回答道“老宅那里有人,我已经传信回去了,让他们将老宅收拾好,忠儿到了南京可以直接入住。”</p>
</p>
“那便好。”老夫人王氏闻言连连点头。</p>
</p>
“忠儿南下身边有人照顾吗?”老夫人王氏继续问道。</p>
</p>
“母亲放心,我已经嘱咐蓉儿随忠儿一起南下,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且绛云院的丫鬟仆妇都是忠儿用习惯的,我也都让他们一起南下,反正此次南下的船很大。”李氏回答道。</p>
</p>
老夫人王氏闻言这才满意的点了下头</p>
</p>
张忠见自已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心中非但不恼,反而十分感动,前世的经历让他明白,这些琐碎的事情,这些来自家人的关心是多么的可贵。</p>
</p>
接下来随着老夫人王氏渐渐开怀,场中的气氛愈发热闹。</p>
</p>
.......</p>
</p>
翌日。</p>
</p>
几辆马车载着张忠与蓉儿还有此行南下之人径直向京城东南角的东便门而去。</p>
</p>
当马车穿过东便门,来到城外的。</p>
</p>
张忠掀开车帘,下了马车,便看见大通桥下有一个巨大的转运码头。</p>
</p>
据张忠了解此处的转运码头承接大通河,绵延到通县高丽营与白河连通,直去天津卫。</p>
</p>
这一段河道称为白漕、北运河,是漕河的终点。</p>
</p>
其实这条河原本的终点,是在北方的积水潭,与昌平的白浮泉水联通。</p>
</p>
只因永乐皇帝陵寝选在了昌平天寿山,不能再借水怕惊扰龙脉,所以如今积水潭的漕运已废,城内御河变成了像内秦淮一样的风景游玩之地,漕运码头遂东移至大通桥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