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马中赤兔,大小姐,OVER.”
“好,简直就像是马中赤兔用的把柄方天画戟!”
半夏把手里的八木天线高高地举起来,这东西由一根细木条和十只晾衣架构成,算不上有多沉,但长时间举在手里未免腰酸背痛,王科长表示要用它长期准确且快速地追踪卫星,那靠人手动是不现实的,起码得配一台赤道仪——当然让半夏手搓赤道仪也是不现实的,唯一合理的方法是把中继星挂在南京市三万六千公里高的头顶上。
“这架天线怎么用?”
“把它绑在手台上,大小姐。”白杨解释,“卫星在UV波段上工作,它的下行频率是430MHZ,725是接收不到这个频率电波的,所以你必须用手台接收,OVER.”
“就靠这只对讲机?”
半夏有些诧异地摆弄手里的宝峰UV9R手台,这么小小的一个玩意,能通上远在千里之外的卫星?
“不要小看你手里的对讲机,大小姐。”白杨说,“只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把它当卫星电话完全没问题,OVER.”
“它好厉害。”
半夏惊叹。
“它也仅仅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它厉害,是整个计划很厉害,缺少谁都是不可以的。”白杨说,“到时候你头顶上会有两颗卫星,一颗是眼睛,一颗是耳朵,侦查星负责拍照,它每隔一个小时绕地球一圈,也就每隔一个小时从你头顶上掠过一次,中继星待在三万六千公里高的同步轨道……哎?怎么了赵叔?”
“怎么了?”
“赵叔刚回来,他今天下午在省委开会,让我给他帮忙找双拖鞋。”白杨回答,“我妈给他找了一双,我们继续说,中继星在同步轨道上,它和你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会一直悬在你的头顶上,给你传输数据的是这颗卫星,OVER.”
从航天组给出的方案来看,中继星的结构相当简单,它只有两个功能,储存和转发,体积不大,高30厘米,长宽各20厘米,是个十几公斤重的立方星,航天组说这东西是从国内某个商业卫星项目中临时征用的,所有功能都是现成,头一天给出的需求,第二天就在五院自家的518所找着了。
——当然这颗立方星不是拿出来就能用,它要在三万六千公里高的同步轨道上联系BG4MSR的八木天线,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轨道实在是太高。
三万六千公里——三万六千公里是什么概念?
地球赤道周长是四万公里,三万六千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90%的路程,相当于从南极跑到北极再从北极跑到南极,这么长的距离,一头是一颗十几公斤重的小卫星,另一头是用木板和晾衣架拼起来的天线。
这俩还要说上话。
通常情况下,八木天线这小身板打打低轨就是极限,五院负责这个项目的同志们辗转反侧,挠破头皮,最后决定在中继星上也加一架八木天线,平时折叠着,上天就展开,两架八木天线隔着三万六千公里虚空击剑,才能把数据给传下来。
518所是侦查星的联合承制单位之一,他们搞地外探测器有经验,于是这个项目由五院和长光所分别牵头各负责一个模块,卫星和雷达由长光所研制,动力和轨道设计由五院负责,一个保证卫星能看到大眼睛,另一个保证卫星能离家二十年还能正常入轨。
这颗卫星被他们称之为“郑伦号”。
和它一起上天的中继星被称作“陈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