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p>
“武真侯!”</p>
“李信愿意听之!”</p>
“李信愿意听之!”</p>
初战折损六万有余的秦军精锐,东出以来,何曾有过那般的折损,李信心中悲痛万分。</p>
实在是无颜以见将士,无颜以见大王,感受一股无形的强劲之力抬起自己,顺从之,立于厅中。</p>
本欲要看向武真侯,却无颜以对。</p>
可……突闻武真侯之语,心中又是震动,果有赎罪之法?</p>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从之。</p>
“此战……,你所率领的二十万精锐,只剩下十三万。”</p>
“本侯会亲自书录文书于咸阳,再次请求大王调遣宛城大军十万汇入楚地,调集左右偏师十万汇入楚地。”</p>
“再从关外大营调遣十万兵汇入楚地,从关外诸郡抽调七万兵汇入楚地,加上蒙恬的五万黄金火骑兵,合计五十五大军!”</p>
“其后抽调本侯统辖的南郡民力、关外民力百万以为所用,以为再行伐楚之用。”</p>
“你觉这些力量可否灭楚?”</p>
李信先前的兵策军略并不差,只要稳打稳扎,以二十万精锐之力,将战线徐徐推进之淮水,寻找战机,可以灭楚。</p>
但……他失败了。</p>
目下楚国庙堂而动,汇聚于项燕麾下的大军增加至四十万以上,分布于淮水,声势浩大。</p>
再想要以二十万大军破之,已然难度。</p>
周清一语,看向李信。</p>
“回武真侯!”</p>
“定可灭楚!”</p>
李信闻之,神情大动,虽不知武真侯所言的赎罪之意为何,但武真侯果然接下来有那般大动作。</p>
定然可以灭楚。</p>
“果然本侯调集那般力量,你觉该如何最佳之策灭楚?”</p>
周清笑语。</p>
“这……,败军之将,不足与论。”</p>
李信神色迟疑,而后垂首,抱拳一礼。</p>
“本侯只是让你说说。”</p>
“你等也思忖之。”</p>
周清摆摆手。</p>
对着左右诸将也看了一眼。</p>
“这……,武真侯,李信以为……,当大军齐整南下,花费三月之力,整顿淮北之地。”</p>
“三月之力,兵临于此,推进淮水,五十五万大军营帐排开,以先前楚军之策当先,坚守避战,消耗其力。”</p>
“此战楚军胜秦,朝野定当士气大振,定当会催促项燕立下更大功勋,以为再次歼灭秦军。”</p>
“然……我军只要继续避战,不给楚军机会,则楚军自乱阵脚,果然如此,则灭楚战机可至。”</p>
李信略有思忖,便是……忐忑一言。</p>
虽然只是大致谋略,但李信以为这般稳打稳扎之法,亦是上将军王翦行军的精髓。</p>
或可灭楚推迟,但绝对无损秦军。</p>
“哈哈哈,你先前若是如此,岂有今日之败?”</p>
“你等觉得那般之力如何灭楚?”</p>
“蒙武老将军以为如何?”</p>
周清不自觉笑语。</p>
李信并不差,只是急于证明自己,给了楚军机会。</p>
没有多言,身躯微侧,看向旁边的蒙武。</p>
“武真侯!”</p>
“果有超越五十万大军南下灭楚,以李信将军之策,最为妥当,先前一战,楚军士气大振,我军短时间内不可与之争锋。”</p>
“当消磨其力,乱其阵脚,而且楚军的粮草辎重等物大都为国府、世族所献出,若然我军坚守之下,项燕迟迟没有战果。”</p>
“楚王定当求战,便是我军机会!”</p>
上将军蒙武闻声,拱手一礼,略有思忖,对着李信看了一眼,而后将自己之策言出,大体相仿。</p>
“蒙恬将军?”</p>
周清不作评判,对着蒙恬看去。</p>
“此战……楚军虽有损,终究为胜,士气高涨,秦军不可与之争锋。”</p>
“李信将军所语,的确妥当。”</p>
“消磨其力,且楚国之力,一半在王族手中,一半在世族手中,待其自乱阵脚,便是战机。”</p>
“目下山东诸国,只剩下齐楚,稳稳灭楚当为上策!”</p>
蒙恬一礼,沉稳而言。</p>
虽不曾参与灭楚之战,可楚国的局势自己还是很了解的,实则李信将军先前军策,也是不差。</p>
却是李信将军急于求成,给失败了。</p>
接下来灭楚,自当采取另外的策略。</p>
“你等也都言之!”</p>
周清颔首,将视线落在其余军将身上。</p>
“武真侯。”</p>
“末将以为,接下来再战楚军,当先避其锋芒,坚守避野,以大军之力,逐步推进淮水之旁。”</p>
“相距楚国国都不远,则楚国庙堂君臣自当求战取胜,便是我军之用。”</p>
主将冯劫拱手一语。</p>
“……”</p>
“武真侯,末将以为,再行伐楚当战场、庙堂齐动,如同攻赵那般,纵然李牧领军颇强。”</p>
“邯郸乱象横生,则赵国遂灭!”</p>
“……”</p>